行政院長蘇貞昌於今年三月十五日宣示,如果治安六個月內未明顯改善,願意辭職以示負責。眼看著蘇院長宣示的期限逼近,內政部官員趕緊指出民調的治安滿意度已提升,各項治安指標都明顯改善,但奇怪的是,民間的調查卻顯示,高達七成以上的民眾對治安仍「不滿意」,和內政部的說法大異其趣。
於此同時有報導指出,民眾發現有些派出所為降低刑事案件的數量,竟開立私下印製的「報案三聯單」,實際上報案記錄根本沒有輸入警政署資料庫,形成嚴重的吃案問題;還有警察局為避免民眾反彈,進而影響未來回答有關「拚治安」問卷結果,刻意規定員警盡量少開交通違規罰單,卻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暴增二十倍。如果報導屬實,蘇院長對這樣只會逢迎拍馬,不顧民眾死活的警局主管,應立即撤換,並移送公懲會處理。
對警方為求績效好看,慣用吃案或「以小報大、以大報小」的手法,筆者早就深惡痛絕。警界的吃案文化早是公開的秘密,為了迎合上級的意思,可以把原本單純的竊盜案,移送檢方時卻誇大為強盜甚至殺人案,以換取破獲大案的獎勵;相反的,如果遇上限期改善治安壓力時,作法則是剛好相反,明明是結夥持刀強盜案件,硬是壓成普通傷害案了事,警方成了行政院改善治安的數字魔術師。
治安好不好,市井小民最清楚,感受也最深刻,奉勸蘇院長或以後的行政院長,不必再以「改善治安」作為自己政治前途的豪賭籌碼,否則治安或許沒有太多變化,卻是把警界文化弄得一塌糊塗,讓民眾對警方的信任不斷下降。拚治安貴在每天腳踏實地的去執行,而不是警方玩數字遊戲,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