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史書趣】明英烈裡名山大川

古傲狂生 |2011.05.09
962觀看次
字級

《明英烈》講的是明朝開國的故事。裡面提到的名山大川甚多,光回目名裡就有黃河、長江、牛渚渡、採石磯、鄱陽湖、廬山、劍閣等等。



而第一名,就屬鄱陽湖。無論在小說裡,還是在真實歷史中,鄱陽湖大戰對明朝的建立都意義非凡。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它古稱彭蠡澤、彭澤、彭湖或彭蠡、官亭湖,在江西北部,彙贛江、修水、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湖口注入長江。它形似葫蘆,高水位時有四千一百二十五平方公里。

通常以都昌和吳城間的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或東西)兩湖。松門山西北為北湖,或稱西鄱湖,湖面狹窄,實為一狹長通江港道。松門山東南為南湖,或稱東鄱湖,湖面遼闊,是湖區主體。

鄱陽湖為何叫「鄱陽湖」呢?據說是湖中有鄱陽山而得名,跟洞庭湖中有洞庭山(君山)得名類似。



第四十回「朱太祖誤入廬山」提到的「廬山」,堪稱近代中國第一名山。相傳周代有匡俗先生或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結廬為舍,因名廬山,又稱匡山、匡廬。廬山與黃山、雁蕩山合稱三山,與五嶽齊名。山體呈橢圓形,綿延的九十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遮罩著江西的北大門。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還是座文化名山,陶淵明、李白、白居易、柳公權、蘇軾、黃庭堅、岳飛、陸游、朱熹、王陽明、康有為等人都登過廬山,並留下許多瑰麗詩文。

那麼朱元璋是否真的到過廬山呢?答案是肯定的。朱元璋命人在廬山建立了御碑亭、訪仙亭,重建了天池寺,就是明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