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佛光山開山四十周年,佛光緣美術館特舉辦「覺有情—星雲大師墨跡世界巡迴展」,展出從世界各地收藏者手中徵集之大師書寫四十餘年之墨寶、手稿、私人書信、印章、歷年著作、文房、照片、情境書房及弘法影片等。七月二十六日起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展出,呈現大師一生弘法利生的心情寫照,並藉此展,以文化藝術弘揚佛法,以法語利益大眾,引領「覺」悟「有情」眾生。
中國人將書法視為藝術,更做為修身養性的磨礪,一挑一勾之間,引領毫芒與內在精神的呼應;一撇一捺之間,展示著沉靜優美的心靈;一筆一畫之間,不滯不黏,輕鬆自在。所以,書法是一座橋梁,引度著超越與提升。
星雲大師常說他的字寫得不好,但為何人們卻愈看愈歡喜?因為在勾勒濡墨中,看到不只是一筆一畫,而是觸摸到透紙而出的一種有情,那是一種大慈大悲的溫暖,是助眾生走出業障苦難的承擔。於是,墨跡為有情留跡,書法成了有情佛法。
所以星雲大師說,他寫書法是為了與人結緣,只管所寫的字是否能帶給人佛法,不管字寫得好不好。這就是「覺有情」,看字不是字,眼中不只是單純的字,而是一種領會與感悟,拿到書法的人,心中自然升起歡喜及感恩。
因此,在大師的筆下:「千喜萬福,善緣好運,妙心吉祥,身心自在,共生吉祥」,都不只是單純的字,在墨汁中注入情義,在毫尖裡揮灑歡喜,在筆畫間充滿感悟,讓人法喜充滿、受用無窮,心不著於筆,不著於紙墨,不著於碑帖字相,只覺有情升起,書法毫芒中佛法充滿。
書法、佛法,法法相通,用書法喚起有情的覺醒,就是菩薩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