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母親節】母親的種種稱謂

東籬主人 |2011.05.05
7172觀看次
字級

古往今來,母親稱謂不勝枚舉,通過這些稱謂,我們或可窺中華文化之一斑。



母親。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稱謂,和最榮光的職業。母乃象形字,《說文》中說:「母,牧也。從女。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母與親搭配,可謂天作之合。漢語中各稱謂能與親搭配的,唯父、母、娘,可見父母之恩,最可親也。與母搭配的詞語還有一些,《詩經》裡稱「母氏」,民間還有「老母」、「阿母」等稱謂。



媽。有人覺得「媽媽」是個外來語,理由很簡單,英語裡有mother、mum、mummy;其實不然,人類各種語言中,mama的發音總是用來稱呼母親的,這是人學會的第一個音節。《廣雅‧釋親》中說:「媽,母也。」《廣雅》成書於隋代,算來中國至少隋代前已有「媽」這個稱謂。民間有阿媽、老媽等稱謂,「媽咪」源自英文,是很新潮的稱呼。

有趣的是,以吳語為代表的南方方言裡,稱「姆媽」,「姆」通「母」,兩種美麗的稱謂融會貫通,真個是絕妙。



娘。娘是民間俗語,從女,良聲,從字面看意思是好的女子。娘古意有多種含義,其本義是對婦女的泛稱,尤指少女。我們的近鄰日本至今還用「娘」字指年輕女性;而漢語裡,這種含義卻很少了。

娘字古意中也有母親這個意思,譬如〈木蘭詩〉裡說:「旦辭爺娘去。」

與娘搭配的稱謂還有娘親、阿娘、老娘,滿語稱母親為「額娘」,其原音似「額涅」,翻譯時大約是考慮更貼近原意,才譯作「額娘」。

娘常與爹匹配,父與母、爸則與媽匹配,一般很少混用,這也算是漢語的一個特點吧。

妣。原指母親,後專指死去的母親。有句成語叫「如喪考妣」,就是說跟死了爹娘一樣。與它相關的「先妣、顯妣、皇妣」都可以用來指母親。



北堂。古人愛用借代,古時在士大夫家裡,主婦常居住在北堂的位置,所以古人用「北堂」代指母親。《紅樓夢》九十四回賈寶玉賦〈賞海棠花妖詩〉說:「應是北堂增壽考」,就是用的此意。

自己母親是「北堂」,別人的母親當然就是「令堂」了。

家慈。母親總是慈祥的,父親總是嚴肅的,因而嚴、慈就分別成了父母的代名詞。自己母親是「家慈」,別人母親則是「令慈」。

萱堂。早在康乃馨代表母愛前,中國古人就以萱草作為母親花。萱草又名諼草,就是金針,俗名黃花菜。古人常有「萱、萱堂、堂萱、萱親、萱闈」指代母親的詩句。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與那首「慈母手中線」相得益彰。



很有意思的是,古人還用「姊」指母親,現代潮州人還稱母親為「阿姊」,反而 「阿娘」則是姑姑的稱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