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八駿 和六駿
晚唐的李商隱寫詠史詩是一絕,譬如這首〈瑤池〉:「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此詩借用周穆王和西王母的傳說,斥神仙而以神仙(西王母)口氣寫出,令人拍案叫絕。詩中提到了八駿,這個八駿是什麼呢?
照字面來看,八駿很好理解,就是八匹駿馬。傳說周穆王有八匹十分出色的駿馬,但,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出自《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皆因其毛色為名,這很好理解。我們光看馬名,就知道「赤驥」是紅馬,「白義」是白馬,「渠黃」是黃馬,「綠耳」是青馬,剩下的四匹,「盜驪」是黑馬,「逾輪」是青紫色的馬,「山子」是灰白色的馬,「華騮」是黑鬃黑尾的紅馬。
另一種說法則出自〈拾遺記·周穆王〉:「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宵,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扶翼,身有肉翅。」這顯然就十分誇張了。從成書年代看,《穆天子傳》明顯早於《拾遺記》,前者的說法還是比較靠譜的。
除了八駿,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還有六駿,即「昭陵六駿」。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其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這就是昭陵六駿。六駿是李世民建朝前征戰時所騎的馬,李世民令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
六駿的名字聽起來有些古怪,的確,據專家考證,這些馬名很可能多出自古突厥語。遺憾的是,現存六駿雕塑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是複製品,真品早年被盜賣到美國。
無獨有偶,明代也有「長陵八駿」。長陵是明永樂帝的陵寢,陵旁祭殿兩側有享殿,長陵八駿石刻就列置其中。 哪八駿?「一是龍駒,二是赤兔,三是烏兔,四是飛兔,五是飛黃,六是銀褐,七是棗騮,八是黃馬。」石刻所表現的八匹駿馬或作奔馳狀,或作站立狀,或為武士為馬拔箭的場面。明成祖還是創意不足,既抄襲周穆王,又抄襲唐太宗,果然是抄襲皇帝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