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法身不思議,恆沙功德在心中;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大方廣佛華嚴經
這首偈語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經中呈現的佛境界,廣大無邊,重重無礙。
對覺悟者來說,宇宙萬象無一不是佛陀法身,所謂「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真如」,小至一沙一石,大至三千大千世界,都具有清淨自性,所以說「佛陀法身不思議」。恆常的法身有別於無常的肉身,必須要透過內心的修持,才能證得。
佛陀曾對弟子說:「我的肉身會年老衰壞,就像車子會破舊,而你們要與無為的法身相應,生命才能與天地同長。」若是一昧地追逐外境,會很容易迷失在生生滅滅的因緣中,患得患失。因此,六祖惠能大師強調從外境來尋覓法身,倒不如開發心內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自然所見所聞都是法的流露,那麼「恆沙功德」就都「在心中」了!
偈語的後兩句:「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相當重要,如果你也想要明白佛境界,就要清淨身口意三業,如虛空般沒有雜染。要做到這種境界談何容易,不如踏實地在生活中修習三業,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與人廣結善緣。這三點說來輕鬆,要做到也不容易。有一回,白居易向鳥窠請示何謂佛法大義?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聽後,居士竟然哈哈大笑。禪師回他說:「三歲兒童雖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當下白居易警悟。
讚歎佛陀功德無量無邊,法身無處不現時,回歸一心,清淨三業,自然能擴大胸襟,包容萬有,體會佛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