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與北歐的關聯只有擺在櫃子上那匹紅色木馬,那是牛津室友送的畢業禮物,十五年後終於有機會一探木馬的故鄉─瑞典。
斯德哥爾摩人口一五○萬,包含十四座島嶼,位於馬拉倫湖與波羅的海之間。Stockholme的Stock是瑞典文log(湖之意);holme是瑞典文islet(島之意),也就是湖中之島的意思。城市發展始於十一世紀的舊城島,目前為行人徒步區,擁有豐富的建築與歷史文化。十三世紀成為商業與政治中心,德國與芬蘭商人紛紛來此經商,二○○二年斯德哥爾摩慶祝建城七五○週年。
斯德哥爾摩以舊城島為中心點,北邊是東島區、北島區及工業區;東邊是戈登園區;南邊則是南島區。
東島區原為貧民窟,一九七○年代經過都市更新與城市改造運動,規劃出Karlgarten筆直的林蔭大道與寬廣的行人徒步空間,兩旁已成為高級住宅區,居住著富豪與外交人員。北島區為重要的生活區,包括中央車站、NK百貨、市立圖書館等皆位於本區。散步其中,有許多高低差地形,形成有趣的階梯空間,層層疊疊的建築群,以一座座的階梯相通。工業區是十九~二十世紀的工業區,一八六四年瑞典通過自由貿易法案,目前本區已轉型為ROOM產業,ROOM是指傢俱與室內裝潢,市政廳亦位於本區。
舊城東邊的戈登園區原為皇家狩獵園區,現為豐富的博物館區與歡樂的遊憩區。南邊則是正在改變中的南島區,瑞典國際影星葛麗泰嘉寶即出生於此、再往南則是新興住宅區Hammarby Sjostad。
生活的北島區
從北島南端的歌劇院開始,其旁矗立著國王卡爾七世的雕像,沿著Kungstradgardsgatan步道往北,寬廣的Kungstradgarden花園隨侍在側,夏季時人聲鼎沸、咖啡啤酒演唱會。經過瑞典最大的遊客服務中Sweden House,轉個彎是瑞典最大的NK百貨、較平價的Ahlens百貨,以及Sergels文化中心廣場。
中央車站旁是知名的Design Hotel~Nordic Light Hotel,經典的北歐設計,以純白色調性搭配大膽的黑色圖案,加上燈光的變化,非常北歐。東島區經典的傳統市場Saluhall由Clason與Kasper兩位建築師所設計的漂亮紅磚雕砌建築,市場內有上百個攤位,就像是嘉年華會,回到北島的Kungliga Humle公園,矗立著國家圖書館,典藏所有瑞典的出版品。剛好看到一群群呼嘯而過的彩裝年輕人、喇叭聲與熱門音樂漫天作響的大卡車、垃圾車所改裝的青春列車隊,六月九日是瑞典高中生的畢業典禮,高中畢業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比大學畢業還重要,因為象徵長大成人了,畢業的季節一車車狂呼而過的年輕學子,讓我們同時見識了斯城的古老與未來。
續往北,找到另一座偉大的公共建築─市立圖書館,為建築大師Gunnar Asplund的作品。圖書館浩瀚的書海大廳令人驚嘆,貼著牆面的書牆頂天立地,相當壯觀;而館內借還書皆為e化設備,孜孜不倦的市民令人印象深刻。從公共建築的外觀與內裝就可感受到國力之強盛,與對文化發展之重視。
歡愉的悅戈登園區
經典的北歐博物館展現十七世紀瑞典強大國力的瓦薩戰鑑博物館、斯坎森露天民俗博物館、生物博物館、以及尤金王子美術館等,委託建築師Clason設計了一棟比美皇宮的城堡建築。外牆上貼著巨幅的葛麗泰嘉寶的照片,預告即將開幕的嘉寶照片展,緬懷這位二十世紀的國際巨星。
瓦薩戰鑑博物館外觀建造成船的意象,不規則的立面與建材,結構上非常後現代;黑色屋頂層層疊疊,象徵了當年沉船的神祕色彩。斯坎森露天民俗博物館與國家動物園由Hazelius創建。小巧精緻的生物博物館為一八九三年建於斯德哥爾摩展覽會的舊址,典型的木造北歐式建築,室內展示動物標本、模擬的生態環境,巧妙的與老建物空間結合,以古老的迴旋梯為垂直動線。
從斯坎森搭47號公車到尤金王子美術館,美麗的Saltsjon湖就在眼前展開來,陽光灑下萬縷金絲,一八六五年出生於皇后島皇宮的尤金王子,原本只是在此避暑渡假與作畫,由於環境實在太美了,王子買下整片地產,從此得以在此悠閒的畫畫並安享天年。這裡的每一扇窗戶都是一個風景,順著地形挨著港口,處處花園色彩繽紛,難怪是藝術貴族流連忘返之處。
Djurgarden區廣大的Djurgardsbrunnsviken湖畔公園,開滿了色彩鮮豔的花朵,喜歡享受陽光的瑞典人三三兩兩倘佯在草地上,很多父親推著嬰兒車悠閒的散步,讓我這個來自以父為尊的亞洲女人驚訝不已。
老百姓的市政廳
市政廳建採文藝復興樣式,最著名的除了諾貝爾金廳與藍廳外,就數高一○六米的塔樓了,建築師Ostberg用掉二五○萬塊磚、總重量達二點四萬噸。先爬上只容一人的長方型磚樓,再一步步走上木造的樓,總共三六五階,過程艱辛、空間狹窄,難怪總量管制每次只能有二十人在塔樓內。
第一站為Maiden Tower,這裡是Maiden公主祈禱等候聖喬治來解救她的地方;再往上則是全金的聖喬治屠龍像,這才完成一半的路程而已。登頂後有四位斯城的聖人雕像陪伴,以及九個銅鐘,其中最大的一個銅鐘是荷蘭送的,重達三千公斤,名為St. Erik。從這裡眺望斯城,美景盡收眼底、全城一覽無遺,原先走過的足跡這會兒都在空中一一串起來了,美麗的北方威尼斯之城市意象就這樣深深烙映在腦海中。尖塔最上方是瑞典國家的標記~金色的三皇冠,非常亮麗。斯德哥爾摩必登的兩座高塔:Gula gargen電梯瞭望台與市政廳塔樓,我們都完成了!在紀念品區買了一些斯城的紀念品,政府出品,遊客有信心。
歷史的舊城區
舊城區其實包括兩座島:騎士島與舊城島,中間隔著大道(橋)。騎士島是建築物最高貴典雅的精緻小區,包括十三世紀的Riddarholms大教堂,哥德式鑄鐵尖塔教堂為舊城的重要地標之一,瑞典國王在此受洗長達四個世紀之久。
Wrangelska Backen(Backen是斜坡之意)大道旁是長達一個街廓的法院,曾為皇室的宅邸,前方的Riddarjarden淡水湖,停放著休閒的遊艇,其中一艘是遊艇旅館The Queen of lake malaren,還客滿哩!Norstedts出版社與IDEA公司,四面環水,環境絕佳,在此辦公,等於天天在渡假。
由此進入舊城的大廣場、原為證卷交易所的諾貝爾博物館、到大教堂欣賞一四八九年偉大的木雕作品~聖喬治屠龍、以及德國大教堂美麗的玫瑰花窗,一座接著一座的教堂、一個接著一個的廣場,行走其中彷彿在上博物館課。兩旁則是被時間凍結的建築精品,令人目不暇給、使人稱羨。這是一座以人為本的城市,充滿歷史文化卻又活潑歡愉,時間則凍結在歷史主題園區中。
巴洛克式的皇宮為瑞典國王的住所,由知名建築師Tessin所負責,為新古典樣式建築。北橋則是連接皇宮到北島的通道,橋下為中世紀博物館乃一九七八年週邊建築要挖地下室時發現的中世紀遺跡,博物館旁的咖啡廳則是貼著中世紀城牆所建。
從舊城往南來到南島區重建的Slussen,這裡是斯德哥爾摩最大的交通轉運站,共有六種交通工具在此交會,從空中俯看非常壯觀。交通廣場下就是市立圖書館,館內走道牆壁上刻了斯城創建者BirgerJarl的圖像,有點卡通人物的感覺,挺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