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柏南克「泡沫」已在倒數計時,他的第二波量化寬鬆(QE2)計畫預定六月三十日就得結束,每個人都在想:這天過後會發生什麼事?政府債券殖利率是否會一飛沖天?
但除了這些,Market Watch經濟學家班德說,他還有五個難題需要柏南克答覆:
{一}量化寬鬆究竟要多少才算足夠?班德指出,聯準會去年十一月四日提出債券購買計畫時,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是百分之二點四八,但到二月時已飆升到百分之三點七二,漲幅高達百分之五十,QE2的用意是要壓低殖利率,這個計畫顯然已經失敗。
{二}聯準會怎麼看待一千五百美元的金價和一百一十二美元的油價?柏南克曾說,各界對QE2的擔憂是「過慮」,該計畫「不會導致通膨升高,我們也有必要準備,也有工具在適當的時機解除這些政策。」
但如果是這樣,聯準會該如解釋每英兩一千五百美元的金價與每桶一百一十二美元的油價,這就是聯準會在宣布QE2時所說的「價格穩定」?
{三}零利率對依靠固定所得的儲蓄者與退休民眾公平嗎?班德指出,零利率政策已造成許多不以營利為目的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都必須靠放棄收費措施,才能避免陷入赤字。那些依賴固定所得過活的儲蓄者與退休者,不用說更是苦不堪言。
政府從儲蓄者荷包偷錢來豐富銀行利益的做法,究竟還要持續多久?
{四}如果中國有一天決定拋售一千兆美元的美國國庫券,你要怎麼辦?二○○三至二○○八年間,美國政府的赤字相當於GDP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之間,到二○○九年已膨脹到百分之十一以上,遠超過一個主權債信AAA國家所應有的水準。
中國目前持有一點五兆美元的美國債券,只要哪天他們決定出脫手中資產的十分之一,聯準會要如何面對?
{五}聯準會著名的「合議」決策過程是否已開始解體?目前已經有眾多區域總裁在各地發表演說,不同意你的立場,你如何確定別人都錯,只有你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