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二十五日公布的最新官方預測顯示,中國經濟預計將在二○一六年超過美國。這也是IMF首次發布「美國時代」終結的預期時間。國際貨幣基金此舉猶如投下一顆震撼彈。
據IMF最新官方預測,按實值計算,中國經濟將在二○一六年超過美國,距現在只有五年時間。
IMF預測,明年大選,無論是歐巴馬、羅穆尼、川普或其他任何人獲勝,他將是美國最後一位領導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總統。
專家原本預測2025年
大多數人尚未對此做好準備,甚至不知道這一天距現在是那麼近。許多專家都說,這是數十年後才會發生的事,看好中國的專家先前的預測最快要到二○二五年左右。
但他們全都想錯了,他們都只是用現有美元與人民幣匯率來比較美中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這種比較基本上毫無真實意義。匯率會迅速變化,目前人民幣匯率不真實,中國通過大規模干預市場,人為壓低人民幣的價值。
IMF並未依靠匯率,而是用「購買力平價」(PPP)比較美中經濟的實際規模,比較兩國人民在國內賺取和消費的真實價值。
按PPP計算,從二○一一年到二○一六年,中國經濟規模將從十一兆兩千億美元增為十九兆美元,美國經濟規模將從十五兆兩千億美元增至十八兆八千億美元。美國經濟占全世界產出中的比重將下降至百分之十七點七,跌至現代史上的最低水平。而中國將升至百分之十八,且還會繼續上升。僅在十年前,美國經濟規模是中國的三倍。
當然,所有預測都可能出錯。中國經濟超過美國的日期可能比IMF預測的更早,也可能更晚。如果像許多人擔心的那樣,中國經濟發生「爆胎」,這一日期可能會推遲數年,但最終結果幾乎毫無疑義。
這件事並非只具統計學意義,它是「美國時代」的終結。正如歐洲一位債券策略師所說,「我們正在見證美國經濟霸權的終結」。
亞洲鄰國早有危機感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車維德(Victor Cha)表示,中國的亞洲鄰國早就認識到這種危險局面,並指望美國的庇佑,它們認為美國可以與中國抗衡,美國過去展現的霸權相當善意,而中國這個崛起的經濟大國並不友好,可能具掠奪色彩,不是一種友善的霸權。
數十年來,中國一直奉行促進國家擴張、增強國力的經濟政策並取得成功。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戈莫里(Ralph Gomory)說,現在全球有兩套相互衝突的體系,一是中國的國家指導型資本主義,另一是美國的更自由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大量發展潛能和工作機會轉移到中國,使中國經濟不斷增長。美國以就業換取利潤,這一點極具破壞性,亦是造成美國貧富分化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