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過去一周上海最夯的話題非上海車展莫屬。一千一百輛車集結亮相,七十五輛新款車全球首發,五輛售價人民幣四千七百萬元(約新台幣二億一千多萬元)的阿斯頓‧馬丁One-77頂級豪華車搶訂一空,一天十五萬人次觀眾擠爆展場,連串數字向世人證明,上海車展堪稱世界最大車展。
兩年一度的上海車展舉辦至今不過是第十四屆。回顧一九八五年第一屆展出面積僅一萬平方米,發展至今已到二十三萬平方米;參展廠商從三百二十八家激增至二千多家。如果再比較正在地球另一端紐約舉行的北美最大車展,更明顯發現出席上海車展的車商都是全球高階高管,但參加紐約車展的多是各家車商區域主管,在車商心目中兩大車展的重要性高下立見。
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從二○○○年銷量二百萬輛,至二○一○年超過一千八百三十萬輛,十年不到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如此強勁的購買力,讓全球車商不垂涎也難。
來自台灣、曾任福特汽車中國區副總裁的許國禎指出,在大陸汽車市場中,最有價值的中高檔車市場,目前幾乎仍是豐田、通用、大眾、本田等國際大廠的天下,所謂中外合資車廠,實際上許多核心技術、關鍵零組件仍掌握在國際大廠手上。
許國禎認為,國外的汽車科技是百年累積而來,涉及動能、油耗、操控、噪音、安全、舒適等各項汽車工藝,絕非一蹴可及;如果大陸部分汽車品牌只求量的增加,不求技術提升,大陸龐大的汽車市場不過是國際大廠的淘金樂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