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十八日揭曉,《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各獲兩獎。網路媒體ProPublica的系列報導「華爾街金錢機器」獲得「國內報導獎」,是普立茲首度頒給未刊登在實體報紙上的報導。普立茲獎今年也首度未頒發「突發新聞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的攝影記者卡蘿‧古齊和兩名同事拍攝海地大地震災情,同獲「突發新聞攝影獎」。古齊至今已拿四座普立茲獎,締造普立茲史上個人紀錄。四家報紙進入「突發新聞報導獎」決選,但最後無人得獎,是普立茲獎成立九十五年來此獎得主首度從缺。普立茲獎先前共有二十五次單項無人獲獎紀錄。
成立三年的ProPublica去年和紐時雜誌分享「調查報導獎」,今年又因剖析華爾街不當行徑而獲得「國內報導獎」。ProPublica靠慈善組織的資金運作,專門從事深度的調查報導,許多採訪成果也提供給傳統媒體。
《紐約時報》的李維和巴瑞報導俄羅斯的司法體系問題,獲得「國際報導獎」,李昂哈特獲「評論獎」。《洛杉磯時報》報導加州貝爾小城市長及民代加稅讓自己調薪,獲得「公共服務獎」,芭芭拉‧戴維森則以洛杉磯黑幫暴力題材獲得「專題攝影獎」。
普立茲獎共設十四個新聞獎項,《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雙喜臨門,其他報紙只得一項,包括《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芝加哥太陽時報》等。
《華爾街日報》的雷戈獲得「社論獎」,主題為歐巴馬總統的健保改革,是媒體大亨梅鐸二○○七年入主以來,該報首度獲得普立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