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獎 首度頒給網路媒體

 |2011.04.20
115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十八日揭曉,《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各獲兩獎。網路媒體ProPublica的系列報導「華爾街金錢機器」獲得「國內報導獎」,是普立茲首度頒給未刊登在實體報紙上的報導。普立茲獎今年也首度未頒發「突發新聞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的攝影記者卡蘿‧古齊和兩名同事拍攝海地大地震災情,同獲「突發新聞攝影獎」。古齊至今已拿四座普立茲獎,締造普立茲史上個人紀錄。四家報紙進入「突發新聞報導獎」決選,但最後無人得獎,是普立茲獎成立九十五年來此獎得主首度從缺。普立茲獎先前共有二十五次單項無人獲獎紀錄。

成立三年的ProPublica去年和紐時雜誌分享「調查報導獎」,今年又因剖析華爾街不當行徑而獲得「國內報導獎」。ProPublica靠慈善組織的資金運作,專門從事深度的調查報導,許多採訪成果也提供給傳統媒體。

《紐約時報》的李維和巴瑞報導俄羅斯的司法體系問題,獲得「國際報導獎」,李昂哈特獲「評論獎」。《洛杉磯時報》報導加州貝爾小城市長及民代加稅讓自己調薪,獲得「公共服務獎」,芭芭拉‧戴維森則以洛杉磯黑幫暴力題材獲得「專題攝影獎」。

普立茲獎共設十四個新聞獎項,《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雙喜臨門,其他報紙只得一項,包括《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芝加哥太陽時報》等。

《華爾街日報》的雷戈獲得「社論獎」,主題為歐巴馬總統的健保改革,是媒體大亨梅鐸二○○七年入主以來,該報首度獲得普立茲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