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天台四教儀

人生在世,從讀書求學到做人處事,都要先立定志願,以作努力的目標
;參禪學道,當然更要發心立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玄奘大師西域取經、鑑真大師日本弘法,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發願。
本偈語中共有四個「誓願」,稱為「四弘誓願」,是佛弟子修菩薩行者所應發的弘願。首先是度眾生:學佛修行,弘法度眾責無旁貸,度眾生的究竟之道就是布施佛佛法,幫助眾生解脫煩惱、了悟生死。
其次是斷煩惱:學佛其實就是與自己的煩惱魔軍作戰,如果連一己煩惱都無法斷除,更遑論度人。唯有透過不斷地懺悔,便可藉法水淨化我們的煩惱。
接著是學法門:俗云:「萬貫家財,不及一技隨身。」何況發心要度眾生,不但要具備各種知識、技術,還要有佛法,所以世間知識、出世佛法等無量的法門都要學習。
最後是成佛道:成佛須「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福慧」,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要難行能行,要「見賢思齊」
;尤其不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共成佛道。
明代憨山德清大師指出,因為眾生無邊,故而煩惱無盡;由於煩惱無盡,所以法門無量。只要做到難度者願度,難斷者願斷,難學者願學,那麼佛道雖無上,亦可成就。
可見四弘誓願不僅要早晚課在佛前唱誦,更要落實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大乘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