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中國要做亞洲好鄰居

 |2011.04.16
82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天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二○一一年年會開幕式,就共建和諧亞洲提出五點建議,強調亞洲國家應該求同存異、深化區域合作,發展互利共贏。同時,要通過對話和協商化解矛盾,包括南海和東海爭議,促進共同安全。胡錦濤表示,中國將繼續透過友好談判,和平解決與鄰國的領土、領海和海洋權益爭端。「中國永遠做亞洲各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胡錦濤在題為「推動共同發展共建和諧亞洲」的演講中表示,亞洲經濟結構性矛盾凸顯,發展不平衡性突出,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大量存在。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形勢下,如何處理好發展和穩定的關係依然是擺在亞洲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

主張大國要扶持小國

所以他建議:第一,尊重多樣文明,促進睦鄰友好。第二,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全面發展著力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發展綠色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內需和外需均衡發展。第三,分享發展機遇,共迎各種挑戰。第四,堅持求同存異,促進共同安全。第五,宣導互利共贏,深化區域合作。

胡錦濤並在博鰲論壇上承諾,將發揮進口對經濟平衡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將為亞洲和世界各國擴大對大陸出口提供重要機遇。同時,還將引導陸企投資亞洲和新興市場國家。他說,大國要扶持小國,富國要支援窮國、相互幫助。

相信日能戰勝災難

他說未來五年,中國將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建立長效機制,釋放消費潛力,著力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未來五年,中國將著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引導各類企業有序到境外投資,積極開展有利於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和人民生活的專案合作。大陸將更多投資亞洲和新興市場國家,同時增加對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

胡錦濤表示,亞洲人民具有「奮鬥精神、創新精神、學習精神、團結精神」,只要堅持發揚這些優良傳統,亞洲人民必將在前進道路上創造出新的業績。

胡錦濤也特別提到,日本的強震與海嘯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亞洲人民,都對日本人民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紛紛伸出援手,再次向世人展示亞洲人民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他相信,日本人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災難、重建美好家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