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博鰲亞洲論壇公布的一份年度報告指出,亞洲正成為全球最富潛力醫療旅遊服務市場,收入規模可望從二○○七年的三百四十億美元成長到二○一二年的一千億美元。
據報導,這份「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二○一一年度報告」指出,二○○七年亞洲醫療旅遊服務收入已占全球市場百分之十二點七,根據麥肯錫公司預計,二○一二年亞洲醫療旅遊市場規模將高達一千億美元,潛力無窮。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亞洲消費者選擇國外醫療旅遊的原因包括:本國國內實際或潛在缺乏相關醫療服務;醫療服務管理機構對設備、程序、專業人員的服務管制;本國的候診時間較長;國外醫療費用較低和服務較好及其他私人原因。
報告表示,價格和服務品質是決定國際醫療旅遊服務的二個最重要因素。由於價格相對低廉,亞洲正成為受歡迎的醫療旅遊目的地,市場規模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
報告指出,亞洲的醫院享有較高的聲譽,以優惠的價格、先進的設備、訓練有素的醫生和良好的醫療服務取勝。其中,泰國、印度、新加坡三國的醫療旅遊服務位居亞洲前三名,市場比例占整個亞洲的百分之九十。
儘管全球金融危機給旅遊業帶來負面影響,但醫療旅遊服務仍成為增長最快的服務領域。目前很多亞洲國家的政府已經體認到醫療旅遊服務的重要性,並採取積極措施促進本國的醫療旅遊服務發展。
報告舉例說,印度政府鼓勵針對醫療服務領域的投資,明定參與醫療旅遊服務出口的醫院可減免稅收,並放鬆醫療旅遊簽證的簽發。新加坡政府則成立了由多個機構合組的國際醫療體系,企圖將新加坡發展為亞洲最大的國際醫療旅遊目的地。
此外,南韓政府二○一○年投資三點一五億美元,將濟州島興建為醫療旅遊服務的國際樞紐,連接首都首爾與北京、上海、香港和東京等大都市,主要接待來自大陸、香港以及日本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