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如霧的午後,通往承天禪寺的林道上,一朵朵淡紫色彩的小花輕鋪在古樸味的石階上,吸引住我原本疾行的步履。淡薄的雨水將花瓣浸潤出柔嫩的外在,正要俯身撿拾,一陣清風徐來,許多小紫花紛落飄飛,像旋舞精靈,帶著早春的夢幻。佇定在雨露微潮的林野裡,我被這身影深深牽繫。
那是我與小紫花的初遇。
那時,我還不知這樹的名,就把花的形狀和樹的樣貌牢牢地記住,回家迫不及待地查詢,才知道這美麗的植物原來就是苦苓。
苦苓正確一點的學名稱為「苦楝」,也稱森樹、紫花樹、冬枯樹,是一種落葉喬木;樹皮灰暗,冬天葉子落盡時,整個露出黑漆勁捷的細密枝椏,映在藍天下非常好看。
一直以為這樹只長在山林裡,後來也才知道平地很多。在我居住的府城,就有為數眾多苦楝的身影,平日以蓊綠樹葉與其他林木混淆掩身,待紫花綻放,像為揭露自己的身分,令人喚出、認出,他們的名字。
常在街頭遊走,有好幾棵苦楝就如同朋友,每到花季,我就會踏出探訪他們的腳步。最喜歡林森路舊農改場的老苦楝樹,粗壯年邁的樹幹,標記著歲月的久遠,與周遭幾幢已荒棄的老屋非常相襯;大傘般的樹形,加上周遭又沒有什麼遮蔽物,每當清風徐來,小紫花隨風飄飛,空氣裡瀰漫著陣陣苦苓特有的氣味,總讓流連樹下的我不想離去。而位在體育場邊的好幾株苦楝,則最有異國情調,每次開花時間葉子幾乎掉光,只有滿滿的紫花布上枝頭,遠看,彷如淺白色的櫻花一般,而在路的兩側,皆有樹海形成的隧道,四周寧靜,雀鳥的輕悅啼叫分外悅耳,讓人充滿幸福的一段路。
還有崇學路與崇明路岔口附近的變電廠裡,也有好幾株苦楝,跟這個季節同樣開花的羊蹄甲粉紅花顏交錯輝映,色彩繽紛美麗。
然而我最熟悉也最常見到的,莫過於位在西門路與南寧街口的那株高聳苦楝。就位在繁華街市的路旁,旁邊是一家總是充滿各式花卉的園藝店。上個季節才看它葉子全掉光,露出密密麻麻的黑漆枝椏,在藍天的布幕下,舒展著叫人讚嘆駐足的身影,卻沒隔幾天春風之下,已布滿青嫩的新葉,一下子秀逸的紫花飛上枝頭,再隔幾天,樹梢則已被淡柔的粉紫色輕覆。細密的紫花在春風裡搖曳輕盪,那美,真是季節獻給城市最好的無聲禮物。
從落果、掉葉、枯零到新葉、開花……,苦楝樹是一種最能讓人感受到季節變化的植物,觀看它們的生態樣貌,也讓人有所思考:生命的循環不也是如此周而復始,只要懷抱希望,都有復甦的一天。
苦楝花的美,在四季的遞嬗變化間持續展現,這一季尤其是最美的盛宴,趁著春風舒暖,去看看它們美麗的身影吧!也許也會在觀樹的當下,領會到它們指引著我們的無聲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