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應邀前往廈門大學為師生演講,並參加廈門大學九十周年校慶活動。圖為星雲大師演講結束後,廈大學生獻花。圖/本報香港傳真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到廈門大學演講,四千人擠爆大禮堂。圖/人間社記者劉東安
【人間社記者李心廈門報導】適逢大陸廈門大學建校九十周年,應朱崇實校長和新聞傳播學院張銘清院長熱情邀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昨日到廈大建南大禮堂,出席該校「走近大師系列講座」,主講「空有之關係」,四千人的場地座無虛席。
朱崇實:佛就是這個樣子
朱崇實校長致歡迎詞表示,看到大師第一眼的感覺是:「佛就是這個樣子。」他說,大師是慈善家、社會活動家、佛學家,希望大師的講演帶給廈大師生對人生、世界有一個正確的了解。朱校長贈並廈大大門的匾牌予大師,大師則回贈《傳燈》、《合掌人生》兩本書。
演講一開始,大師自我介紹與廈門之因緣。他說,八十五年前出生在江蘇揚州窮苦的家庭,七十三年前在南京棲霞山寺出家,六十二年前到了台灣。青少年時受寺廟叢林的教育,沒有見過學校,但是學院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來自閩南佛學院,可以說是受閩南廈門之文化、禮儀而成長。
大師感謝閩南人士成就
到了台灣,台灣大多數為閩南漳州、泉州人士,是他們營養自己、成就自己,讓自己走向全球與世界人士結緣。大師認為要感謝閩南人,這也是他前來參加廈門大學九十周年校慶的原因之一。
演講中,大師闡述「空、有」之關係,好比拳頭,手張開就是「空」,合起來就是「有」;又如看電視,打開「有」,不看「空」;又如「愛」,愛在哪裡?看不到,但不能說沒有;好比茶杯,茶杯空了才能倒水,不空不能裝水;又如荷包,不空不能放錢、放東西;房子不空,在哪裡講話?有房子,才能住人,才能有大家的存在。
大師用譬喻故事釐清一般人對空、有錯誤的觀念,指出「空有」不是二個,是一個;「空有」是有層次的,它不是知識、是境界、是嚮往的目標。
空是正見緣起 無法獨存
一年級的空是「正見」,也就是正確的認識,好比照相焦距要對準,才能照得清楚。再上一層是「緣起」,緣起是指世間無論什麼,都不能單獨存在,都是相互而存。好比人存在於社會,是農夫耕種、工人織布、商人買賣商品、老師父母教導等等所成,可以說世間所有人護持我的成長,單獨是不能存在的。
大師說,宇宙萬有中,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好比眼前的桌子,不是桌子,是木材做成,再深入看,是一棵樹;再看,其實是從種子而來,是陽光、空氣、水分,結合宇宙萬有的力量而成為樹、成為木材、成為桌子,種種的因緣而成,無以表明,故名之曰「空」。
懂得空就擁有山河大地
大師表示,懂得空、看得開,世界都是我們的,好比太陽、空氣、水可以使用;公園可以散步、公路可以行走;只要心中想是我的,世界就是我心中的世界。懂得空,世間沒有窮人,有天地日月、山河大地,因為大地沒有嫌棄我,不會不准我走路。
一個半小時中,上下互動熱絡,掌聲不斷。
下午,大師由廈門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陪同參訪有「海上花島」、「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並題字「美妙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