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曉風(左三)應邀在揚州講壇演講,並贈送著作給揚州,由宗教局局長陳雲觀(左二)代表接受。
張曉風(前排左三)應邀在揚州講壇演講,以『無限續杯』和『有限一杯』為題,與近千位聽眾分享她的人生觀。圖/鑑真圖書館提供
【人間社記者陶敏揚州報導】台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於煙花三月的季節下揚州,作客「揚州講壇」,以「『無限續杯』和『有限一杯』」為題,與近千位聽眾分享她的人生觀。
張曉風認為,人生的滋味可比喝咖啡,好的咖啡,好好地喝一杯,好好地品味,那麼喝一杯就夠了。人生也是如此,只要好好地掌握人生資源中好的一部分就成了,她藉此說明,人生別「貪杯」,如同咖啡裡面有咖啡因,劣質咖啡喝過了頭,提神提得太厲害就變成恍神,不要喝無限續杯。
張曉風在演講一開頭就引用了南朝的一則典故「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她說她來到揚州覺得挺快樂的,雖然沒有腰纏十萬貫,但是,現在信用卡隨處都可以刷,騎鶴也不太舒服,因為,鶴的背很小,需要把自己弄得很瘦小,才能夠騎在鶴背上,自己乘坐飛機就過來了,也不必帶著錢,因為十萬貫纏在腰上很重的,恐怕鶴也飛不好。
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要要求那麼多,就算我們只有一點點資源,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接著她講了九個人物和一群羊的故事,包括張大千被綁架;「麒麟童」倒嗓等,說明人生雖然有限制,還是有一片天空。就好像:如果有一杯咖啡,就好好品味這一杯咖啡;如果沒有一杯咖啡,就好好品味一杯水;如果沒有一杯水,就品味半杯水。
總之,一定有某樣東西是可以好好享受的,不僅是自己享受,甚至還可以與別人分享。不要夢想別人、羡慕別人的資源,要珍惜我們手上所擁有的只有那麼一點點的資源,一杯的或者半杯的咖啡。
張曉風深入淺出、富含人生哲理的演講,感動了許多揚州講壇的聽眾。現場還有不少人是她的書迷,為了一睹心儀作家的丰采,很早就報名索票。在與觀眾的互動中,她也談到了母子親情以及與癌症對抗的心路歷程,她淡定從容的風度,讓當天的揚州講壇充滿詩意與祥和。
演講最後她並贈書給鑑真圖書館和揚州大學文學院。
張曉風今年七十歲,是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得主,也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她創作過散文、新詩、小說、戲劇、雜文等多種不同的體裁,以散文最為著名。作品曾入選中學的中文教科書。
去年五月,她為台北市二○二兵工廠請命,寫了一篇〈報告馬總統,我可以有兩片肺嗎?〉並且不惜下跪,顯現她對環境對土地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