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已超過三個星期,對於輻射塵何時會飄來台灣,民眾莫不人心惶惶,而仰賴土壤與水資源維生的農漁民更是感到不安。對此,原能會表示,國內生產的農漁產品無安全顧慮,民眾可安心食用;專家也表示,所造成的影響有限,農漁民無須恐慌。
據氣象局提供資料,福島事故中可能將於周三飄至台灣與菲律賓間海域的輻射雲團,又將轉向遠離,讓民眾暫時鬆了一口氣,但看天吃飯的農漁民,對於後續不可預期的發展,還是不免擔心。
以有機方式栽培葡萄的松園農庄女主人李欣儒表示,雖然目前政府所監測的輻射值都在安全範圍內,但也擔心未來若濃度變高,是否會對作物造成影響,希望政府及專家能給予防護措施的建議。去年榮獲十大經典好米獎項的大賀良質米農場負責人陳燕卿則表示,水稻為露天栽培,也無從防範起,只能祈禱「天祐台灣」。
至於一般認為較可能受到影響的水產品,海洋大學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暨檢驗中心主任冉繁華指出,台灣的水產品不見得較容易受到輻射塵影響,就捕撈而言,日本秋刀魚捕撈季節為每年的六至九月,且漁業署已禁止漁船進入捕撈,並透過衛星監控船隻上的航行記錄器,確實掌握船隻航行的路線。
至於水產養殖戶更無須擔心,輻射汙染物質銫一三四和銫一三七都飄不遠,而碘一三一不溶於水,不會造成累積,影響很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