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急救 胸部按壓最重要

張雅雯 |2011.03.26
1731觀看次
字級

文與圖/記者張雅雯

當遇到有人倒在一旁,如果叫他沒反應,除了趕快通報一一九,這時趕緊施以心肺復甦術(CPR)直到救護車前來,是救命的關鍵。

台北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台灣急診醫學會副祕書長蔡維德表示,新版CPR的步驟更改為:叫│叫│C│A│B,也就是輕拍肩膀呼叫不應、求救打一一九後,先做胸部按壓(Compressions),行有餘力再替患者打開呼吸道(Airway)做人工呼吸(Breaths),按壓與吹氣比率為30:2,甚至連A、B步驟都可省略。

救護車到前 

先做CPR

蔡維德表示,以往操作口訣其實是求救後就先做人工呼吸,但這個動作對於非急救專業者來說,可能因衛生問題畏懼對陌生人吹氣,或是臨場想先做哪個步驟才對,即可能延遲十五至三十秒,因此現在簡化步驟,可讓民眾容易執行。

要提醒的是,遇到沒有呼吸者,先記得求救,讓救護人員及早到場施以電擊,另一方面,在救護車到來前,不用想太多,就是先做好按壓。

雖然目前尚無已發表的人類或動物試驗證據可證明,先做按壓一定比先人工呼吸,更有利於急救結果,但蔡維德指出,胸部按壓可讓維持生命所需的血流通往心臟和大腦,而且多數需要CPR的成人皆肇因於心臟問題,因此持續進行CPR帶來的存活率,的確較無人進行CPR來得高。

每分鐘百次

深度五公分

新版CPR也對胸部按壓提出兩大原則:

一、按壓速率每分鐘至少一百次、減少中斷:CPR期間每分鐘實施的胸部按壓次數,是恢復自發性循環以及存活後維持良好神經系統功能的重要因素,由於按壓實際次數,與按壓速率和按壓時的中斷時間有關,除了希望達到每分鐘一百次的速率,也應減少頻繁中斷的機會,不過蔡維德坦言,CPR光按壓就相當累人,所以現場如果不只一個人,建議按壓三十下做五次後,最好換手來維持按壓品質。

二、成人胸部按壓深度至少五公分:按壓主要是透過增加胸內壓,壓得夠深才能讓心臟產生血流,將氧氣和能量傳送到心臟和大腦。蔡維德表示,施救者若沒有確實達到足夠的胸部按壓深度,常常做白工;雖然用力壓的確可能壓斷胸骨,尤其老年人特別容易,但這是急救時不得不的選擇。

按壓要確實

捶打沒有效

蔡維德指出,現在CPR強調「高品質的按壓」,口訣就是: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當患者在心臟停止後,能接受到愈高的按壓次數,存活機率愈大。因此,要如前述以適當的速度和深度進行有效的按壓,同時盡量減少胸部按壓中斷次數和持續時間,並確保每次按壓後完全的胸部回彈。

施救者進行胸部按壓時,必須要有正確的姿勢,蔡維德強調,一定是跪姿,並且用整個人肩膀的力量去壓(圖1),而不是只有手腕在施力,因為光靠手腕擺動所按壓下去的力量不足,深度就不足,因此手臂與患者胸部應呈垂直,手臂不能傾斜(圖2),也不要為了急著施力,身體就跟著前傾或後仰(圖3)。

按壓處則是胸部兩乳頭連線中央,將一手中指、食指置於胸骨上(圖4),另一手手掌根靠在已定位的食指旁,也就是手掌根位在胸骨中線上,另一手再重疊其上,將兩手指頭交扣(圖5),往下按壓時,手不要移動位置。

如果用捶打來替代有效嗎?答案是:不能。蔡維德表示,捶的力量會散開,看起來打得很用力,只是造成表面淤青,達不到心臟所在的深度,因此仍然必須勇於按壓,才能真正達到CPR的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