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齡八十二歲的詩人余光中,創作逾一甲子,作品多達六十三本,因此國立中山大學不但為余光中專設特藏室,並將他申請列入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的對象。「余光中特藏室」今天揭幕啟用,中山大學晚間舉辦詩歌吟誦演唱會,余光中將親自朗誦浪漫詩歌。
文學造詣高 精通多語
一九二八年在南京出生的余光中,作品包含詩、散文、評論、翻譯等四度空間,作品多達六十三本,詩集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作品列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
余光中的中文造詣深厚,受人讚嘆,香港作家林沛理稱他為「語言的魔術師」,梁實秋也說過:「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此外,余光中亦精通英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多種外文,在兩岸三地享有「語言大師」之令譽,曾經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中山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校任教,並擔任英文系與中文系系主任,他也為美國大學英美文學系副教授。
中山大學表示,余光中現為該校光華講座教授,因此新闢建「余光中特藏室」,並與國科會合作,列入「台灣書寫,世界發光:余光中的文學價值與台灣關懷」數位典藏計畫。
余光中特藏室今天啟用,中山大學將於今晚在逸仙館舉行詩歌吟誦演唱會,余光中親自朗誦,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受邀到場對談。音樂系合唱團將詮釋〈踢踢踏〉、〈鄉愁四韻〉、〈讓春天從高雄出發〉三首結合詩的歌曲,傳頌詩歌浪漫。
特設特藏室 珍藏手稿
中山大學指出,特藏室將蒐藏余光中豐富多元的出版品及相關研究資源,帶領讀者由最樸實書本探尋詩意,珍貴親筆手稿的珍藏,也能呈現手寫字體中的原味與紙上修改痕跡,讓人看見詩人文思的奔騰縈繞。
特藏室珍藏余光中獨立作品;畫家劉國松詩畫相輔及楚戈揮毫詩篇等合力創作,還有個人收藏品,其中包含一尊他個人崇仰的詩人蘇軾雕像,古今大師交互輝映。
數位典藏 方便研究
余光中在台灣度過人生中最精華的歲月,與他因文、因詩、因歌、因畫、因評而相交發光的文學家、藝術家、劇作家、評論家與歌曲創作者,不計其數。
因此,在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裡,中山大學將余光中已出版、未出版之文學作品手稿、珍藏照片等作家珍貴私人藏品數位化,不僅完整呈現余光中的重要文學成果,也可描繪當代台灣文學與藝術發展的輪,方便研究者透過網路,完整認識這位文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