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本大地震引發政府對國內現有災害預警系統的檢討。內政部長江宜樺昨天表示,計畫自明年起五年時間,花費十億元建制雲端救援平台,除了中央與地方政府可快速取得防救災資訊,民眾也可藉這套系統以網路、手機等多種方式報案,經建會正在審議中。
立委賴士葆指出,八八水災期間,每小時湧進約四千通民眾報案電話,各縣市勤務中心無法應付,民眾求救無門;他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一年內完成多元災難預警機制,並要求內政部一年內建置完成多元災難求救平台。
江宜樺說,目前報案、查詢主要透過電話,內政部規畫五年災害防救雲端計畫,加強目前消防署的應變管理資訊系統(EMIS),將網路、手機等整合進防救災資訊;何時可建置完成,得視經費取得順利與否。
NCC技術管理處長陳子聖表示,在手機簡訊預警部分,日本一分鐘內就可讓全部系統都收到簡訊,目前台灣的系統分區域、每分鐘可傳出兩千通簡訊,若要全部傳送,預計也要以小時計。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昨天啟動對日本進口一般貨品的輻射劑量檢查,但由於原能會未公告「全部貨品都要檢測」,只針對「應施檢驗」貨品進行抽檢。標驗局官員表示,輻射汙染通常是某一範圍內所有生物、物品都遭汙染,似乎不應只檢驗「應施檢驗」貨品。
原能會則表示,目前的檢驗項目已足夠,全球其他國家都未將所有日本輸入產品全列為輻射檢驗項目;民眾若擔心自行購買帶回來的三C商品是否受汙染,可送原能會做免費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