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前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台東卑南溪生態浩劫,林務局調查意外發現,有一條支流生態豐富,保有卑南溪物種,將可縮短卑南溪的復育時間。
莫拉克颱風過後,台東溪流幾乎全遭到嚴重破壞,溪床被砂石覆蓋,河面升高達數公尺,孕育物種的深潭、巨石不見了,魚蝦、毛蟹消失,河流生態完全回到最原點。
當中以卑南溪最受關注,卑南溪是台東溪流生態最豐富的河川,也是國內少數未受汙染的溪流;不過,莫拉克颱風過後,上游新武呂溪河床升高一、二十公尺,溪流魚蝦幾乎消失殆盡。
林務局台東林管處去年花一整年時間調查台東溪流生態狀況,大部分的溪流都沒有發現任何魚類。
不過,調查人員最近意外發現,卑南溪支流大崙溪上游宛如「魚類的天堂」,除了何氏棘←、高身←魚數量非常多、魚體大,有的超過六十公分,甚至發現多年不見的台灣鱸鰻。
調查員羅雙喜表示,大崙溪上游魚類聚集,保留日後復育的物種,可縮短卑南溪復育時間;另外,魚類是否對環境選擇有天生潛能,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