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水利署最新評估出爐,台灣自然水資源開發總量上限為兩百億噸,目前國內年用水量已達一百九十億噸,若再不積極節約用水,有效降低漏水,最快十年後,台灣就會陷入水不夠用的困境。
水利署官員昨天表示,台灣早期的自來水輸水、送水及配水系統,都是使用經濟管材,不耐重壓,加上汰換率低,導致漏水量相當驚人。
民國九十九年底,台灣自來水管線漏水率為百分之二十點五一,與鄰近新加坡、日本介於百分之六至八比較,明顯偏高,如何降低漏水率成為當務之急。
為了有效降低漏水率,台灣自來水公司董座黃敏恭昨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提出「加速辦理降低自來水漏水率及穩定供水計畫」預算審查案,總計將挹注兩百六十三億元經費,在今年汰換四百公里長的老舊管線。
台水公司將在未來四年內,再投入三百二十億經費,汰換國內四千五百公里長的自來水管線。預計漏水率將在民國一○四年底,降至百分之十七,達到歐美先進國家的水準。
另外,水利署官員表示,由於台灣水價偏低,容易造成民眾浪費水資源,將持續加強節約用水的宣導,希望將平均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由九十九年度的二百五十九公升,逐步降至二百五十公升的最適用水量,以建立節水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