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預計月底通過《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政務委員薛承泰昨天透露立法方向,將從嚴審外籍看護新申請案件,逐步減少對外勞的倚賴,但現有外籍看護不受影響。
薛承泰表示,未來五年,台灣老年人將成長至百分之十四,現在如果無法建置長照體系,屆時要推動長期照護難度倍增,政府要花的錢也會大增。他表示,長照服務法草案通過後,將送立法院爭取排入優先法案,涉及個人照護人力部分,原則是「漸進式取代外籍看護,發展本國照護產業」。
薛承泰坦言,短期內要完全取代外籍看護有困難,將會採取漸進式取代,並從目前十七萬外籍看護家庭,提供評估與訓練,將透過施行細則規範,未來新申請的外籍看護,須比照本國籍看護,通過看護訓練才能上工。
薛承泰並指出,未來申請外籍看護的家庭,也不再是被看照顧者符合巴氏量表的失能程度,就可以無限制濫用外籍看護,必須進一步評估是否每天二十四小時照護,及其照護工作內容。
紅十字會總會長陳長文則表示,長照制度刻不容緩,他自己的家人就亟需長期照護,家屬期盼的是執行,但太多的討論都只是「天邊的雲彩」。
他表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早晚都會遇到長照問題,市場需求遠大於供應,他呼籲官員「當成自己的事」,協助並減輕家屬的負擔,並把長照制度列入優先的施政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