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馬英九總統昨天主持因應日本災變會議,新增六項強化因應措施,包括國軍部隊二十五日參加新北市複合式災害防救演練、國軍完成核生化專長備役人員的動員準備、僑委會「龍邦僑園會館」作為旅日僑民返國後的臨時安置處所。原能會並表示,將參考日本做法,檢討擴大核災撤離範圍。
新增六項因應措施中,五項為「境內應變」,包括依據國際對日本核子事故所作最新報告建議,強化我國核電廠安全、協助地方政府災防演習、完成核生化專長備役人員的動員準備、提供農民低利紓困貸款,及輔導農民加強品種更新,調節盛產壓力等;「境外應變」則增加協助安置緊急返國的長期旅日國人,僑委會已設立二十日四小時緊急服務專線及設置臨時安置處所。
至於核災撤離範圍,台灣目前的做法是事故發生時,五公里內人員掩蔽;態勢惡化時,五公里內人員疏散。內政部長江宜樺表示,政府召開國安會議討論後有共識,認為五公里絕對不夠,「一定要調整」。
原能會主委蔡春鴻示,日本訂定八至十公里的緊急應變區,但執行上是分成三公里內及三至十公里的範圍,福島核電廠事故中,實際疏散範圍是到二十公里;他說,國內五公里範圍是依據《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訂定的,依法每五年檢討一次,到今年正好應該進行檢討,原能會已規畫提前檢討,會朝這個方向檢討,在實務上採取類似觀念,作為修改範圍的參考。
原能會昨天首度公布日本進口食品十四公斤生蠶豆外殼偵測出輕微輻射污染,但遠低於限量標準,也不會入境銷售。此外,由於福島縣的牛奶及茨城縣的菠菜檢出輻射劑量超標,日本厚生省已要求停止販售,衛生署食品藥物局表示,除逐批查驗日本進口生鮮、冷藏、冷凍蔬果與水產品外,即日起,抽驗三月十二日以後的日本製造加工包裝產品,防止輻射超標食品流入市面。
中央氣象局網站首頁已增置「日本輻射外釋未來五天分析圖」,民眾可上網查詢;目前預測,最靠近台灣的狀況,日本輻射塵二十二日飄到台灣東側,但仍有一千四百公里遠,若是其他路徑預測,日本輻射塵會往東飄,吹向太平洋,離台灣更遠。
總統府表示,民間對日本援助的捐款近新台幣十二億元,另有政府捐款一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