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研究發現,愛滋病病毒可藏匿於人體腸內黏膜組織,以躲過藥物治療。此一發現將可能使愛滋病療法發生革命性變化。研究結果刊登於最新一期《病毒學雜誌》。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人員表示,愛滋病患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後,即使血樣檢驗顯示治療有效,但實際愛滋病病毒仍然能藏匿於人體腸內黏膜組織,繼續複製並抑制免疫系統發揮作用。
研究負責人薩蒂亞丹德卡爾教授指出,這顯示現有的愛滋病療法,雖然在減少病毒數量、增加血液中T細胞數量方面大有效果,但卻沒有能力對付腸黏膜中的愛滋病病毒。
丹德卡爾說,感染者與病毒間的真正對抗,發生於腸組織內部,且從感染病毒當下就開始。
與腸相關的淋巴組織占人體免疫系統的百分之七十,恢復它們的功能,對於清除愛滋病病毒非常重要,丹德卡爾因此建議,醫學界應集中精力,改善針對腸黏膜內愛滋病病毒的治療。
研究人員說,那些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愛滋病患,應該同時接受腸組織切片檢查,以使用抗炎藥物,及早恢復腸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