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昔為冷氣工的蕭永騰,不僅自己種葫蘆,還將佛經刻在葫蘆上,現在的他,不僅是位藝術家,同時也是位蒐藏家,透過收藏古早的農具、古秤、各式回收瓶罐,來宣揚佛理。
五十歲的蕭永騰蓄著一頭長髮及長鬍鬚,但他並不以藝術家自居,他認為做這些事都是出於自己的興趣。他表示,當初因將佛經刻在葫蘆上,因而經常受邀至寺廟展出,其中堪稱經典之作的是刻著《心經》的作品,雖然經文僅兩百六十字,但耗時月餘完成,期間可謂是廢寢忘食。
除了葫蘆雕刻,蕭永騰也收藏各式回收瓶罐、上百件古牛犁和古秤。他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廢棄酒瓶聚集成《瓶瓶安安》,他表示,人的眼光決定物品的價值,你可以說它是藝術,也可以說它是垃圾,其實藝術和垃圾,僅在一線之隔。蕭永騰希望透過一種中庸之道,藉此柔性勸化人生。
對於自己所蒐藏的古秤,蕭永騰表示,古秤在交易時,無論支點在哪裡,都得力求平衡,就像做人處事一樣,凡事都要講求中庸客觀,這就是人需要跟秤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