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宣布,今年三月起,全台十六家中醫醫院以及八十家醫院附設中醫部門將進行「中醫醫院評鑑」,除可提升醫療品質,還設立兩個門檻:合格者未來才能成為中醫師訓練的教學醫院;而西醫院要通過原本的醫院評鑑,其附設中醫部門必須先通過中醫評鑑,否則將不具備西醫教學醫院資格、無法收實習與住院醫師,影響巨大。
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表示,西醫醫院評鑑進行了二十多年,中醫終於在今年跟上腳步,展開制度化的醫院評鑑。他指出,中醫醫院或醫院附設中醫部門,指的是有四位以上中醫師、環境符合醫院設置基準,因此坊間的中醫診所並不在評鑑範圍內,這與西醫診所的情形一樣,其品質不是透過評鑑把關,而是委由縣市衛生局督導。
黃林煌指出,評鑑基準以病人安全、病人權益、醫學倫理、醫療品質等項目作為評量重點,比如醫院附設中醫部門,一定要有獨立的中藥局,不能在一般西藥局內調劑,否則可能造成藥品汙染。
評鑑時間從三月進行到五月,衛生署預計七月公布評鑑結果,成績將分為優等、合格與不合格,不合格者仍可申請複評;比較特別的是,醫院附設中醫部門,如果沒有辦法通過中醫醫院評鑑,會連帶影響成為西醫教學醫院資格,無法收實習與住院醫師。
黃林煌表示,中醫醫院評鑑每三年舉辦一次,也搭配三年後全面上路的「中醫負責醫師訓練計畫」,也就是要自行執業的中醫畢業生,必須先在通過中醫評鑑的教學醫院接受兩年訓練。此外,目前也明確區隔中醫師與民俗調理人員,希望讓中醫師的專業更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