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國民健康局提供五○至六十九歲民眾大腸癌篩檢,每兩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不過超過三成民眾,因為「自認沒有空」或「篩檢過程麻煩」而放棄,國健局今年試辦郵寄篩檢,將採便管寄送給民眾,採檢後放入回郵信封寄回即可,節省跑醫院的時間。
大腸癌自民國九十五年起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根據國健局統計,五○至六十九歲民眾在兩年內曾進行糞便潛血檢查者,僅有二成二,未接受篩檢主因,高達四成三「覺得身體很健康、無症狀」、二成五「沒有空前往」、一成一「害怕篩檢結果是大腸癌」、百分之八「覺得篩檢過程很麻煩」。
癌症防治組組長施伶宜表示,一般篩檢過程,民眾必須先去一趟醫院拿採便管,回家依說明書採集糞便檢體後再拿回醫院,不少人會嫌過程繁複,今年採取試辦計畫,從去年沒做篩檢的名單中抽樣十二萬名,郵寄採便管與說明書,並附上回郵信封。
施伶宜表示,若此作法接受度高,未來將擴大辦理,讓民眾有效運用糞便潛血篩檢;此外,也呼籲若檢查結果為陽性,一定要到醫院進行大腸鏡檢查來確診,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