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星龜外型可愛,多流落寵物市場,台北市立動物園與國際合作,建立復育之路。<br><br>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原分布緬甸境內的「緬甸星龜」,因擁有星狀花紋龜甲,在寵物市場相當搶手,成為盜獵對象,現在原棲地已難發現野生個體;台北市立動物園除了首度成功繁殖緬甸星龜,也出資協助於緬甸設立野放中途之家,積極投入緬甸星龜的復育、保育工作。
緬甸星龜於二○○七年被列為世界最瀕危的五種淡水龜與陸龜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二瀕危的陸龜,雖然緬甸當局明訂捕捉緬甸星龜為非法行為,但盜獵仍猖獗,品種面臨物種存亡危機。
八年前,一批走私緬甸星龜被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收容中心,園方之後領先全球動物園,首度完成緬甸星龜成功繁殖紀錄,目前園內已有十四隻健康成龜,未來將挑選合適個體送回緬甸,重建野生族群。
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號召下,動物園、林務局、美國貝爾勒龜類保育中心昨天共同致贈贊助款一萬美元,協助國際龜類存續聯盟(Turtle Survival Alliance)於緬甸浦甘的Lawkananda野生動物保護區,設置緬甸星龜野放中途之家。
Lawkananda野生動物保護區於二○○一年成立緬甸星龜復育中心,是緬甸境內飼養星龜最成功的公營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