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計程車共乘在部分縣市試辦多年,但路線、規模一直無法擴大。交通部計畫修訂相關法規,把計程車共乘法制化。初步構想是,參與共乘的計程車,駕駛擬登錄列管,車輛、招呼站也會有識別標誌,保障共乘乘客的安全。
至於共乘的路線、費率、辦理模式等,交通部將授權地方政府依當地的交通特性辦理。據了解,除了單一點對點的共乘,未來可能增加類似公車路線的計程車共乘模式,在共乘路線上設站讓民眾上下車。交通部路政司強調,會盡快完成修法,讓計程車共乘法制化盡早上路。
計程車共乘最成功的例子,是目前還在試辦的台北捷運劍潭站到文化大學。由於文化大學師生人數多,加上校區偏遠,四人共乘每人六十元的車資,吸引不少文大學生搭乘。
另外,多年前宜蘭縣政府為了疏解童玩節的車潮,也曾試辦過計程車共乘,從宜蘭火車站到童玩節會場,每人車資只要五十元。北宜高速公路還未開放大客車通行前,也曾推出計程車共乘。
路政司官員表示,計程車共乘一直無法擴大規模,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民眾擔心安全問題,不願意和陌生人一起搭計程車。未來修訂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增訂計程車共乘法源後,共乘路線設站、車輛辨識甚至計程車駕駛管理,都會有一套統一的政策規範,讓共乘安全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