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馬佛教藝術界人士聚集在東禪寺。圖/人間社記者蔡美玲
【人間社記者陳玉苗仁嘉隆報導】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於十五日,邀請八十一位大馬藝術界的佛教徒、家屬出席「三好演藝匯—佛教藝人聯誼會」,由大馬歌手黃一飛作為總召集人,菩提工作坊坊長蔡錦程提議,擬成立大馬佛教藝術學院及電台,凝聚大馬佛教藝術界的力量,以便擁有更大的平台,通過藝術表演來弘揚佛法。
新馬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表示,佛教需要文化、年輕人,佛教文藝界也需要有受到大家尊敬的良好典範「偶像」;同時也需要給自己掌聲,盼能有更多佛教音樂獎項的設立。
大馬佛曲創作人程作彬認為,大馬佛教音樂在成品的製作方面並不缺人才,欠缺的是宣傳的管道。憑舞台創辦人吳友憑也認為,大馬藝術界是被忽略的一群,「我也非常支持大馬佛教藝術界能有自己的學院或是電台等,讓我們有發揮的平台。」
心向太陽劇坊主席沈國明回憶,從二○○○年《心向太陽》舞台劇到二○○二年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再到二○○六年以愛滋病為體裁的戲劇演出,都是希望透通戲劇傳達正面的訊息,喚醒社會人士對弱勢團體的關心。
覺誠法師希望佛教團體能給予文藝界的藝人更多鼓勵、關懷及提攜,更希望佛教文化能有傳承。因此,他非常贊同大馬佛教藝術界設立佛教藝術學院或佛教電台,希望這項初步建議能透過眾人的力量逐步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