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所設定的「國際老年人日」於二○一○年十月一日屆滿二十周年,依其統計,過去二十年來,全球人口結構產生的變化史無前例,現今平均每十人有一人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預估到二○五○年時,將演變為每五人中就有一名老人。
仁愛之家
建老人生活樂園
人口老化已成為各國必須面對的議題,而全球有數百萬老人的人權遭到漠視,因此呼籲各國重視老年人權,並推行社福計畫。
然而,人口老化不單只是國家福利政策要面對的議題,再多的社會福利計畫,也只能滿足部分人的一時需求,重要的是,每個人在面對自己和家人的老、病時,是否都已做好了功課。《星雲法語》裡有謂:「『老病死生誰替得』,人生旅途上,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歷程,誰也代替不了誰。而老病不可怕,最怕的是心態不健全。」
半世紀前,星雲大師在宜蘭接下了由基督教所創辦的「救濟院」,並更名為「蘭陽仁愛之家」,本著人間佛教的信念,不僅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照顧,更協助長者落實「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從看得破做到過得好,從藥物治療做到心理治療,從放下執著做到安然自在」的精神層面,歷經時代的變遷與考驗,一步步建立起老人的生活樂園。
自願服務
半世紀與時俱進
早在蘭陽仁愛之家成立之初,依融、紹覺兩位法師自願前往服務。她們將佛法融入工作,以四十年歲月陪伴長者,讓長者安心、自在、有尊嚴地安享晚年。
隨著台灣經濟的快速起飛,農村的經濟和生活型態有了明顯的改變,年輕一代往工商業就職者愈來愈多,一九九六年,蘭陽仁愛之家與時俱進地開辦了全國首創的老人日托班,不但讓年輕人安心就業,也豐富了年長者的生活和視野。
二○○五年,具有豐富慈善工作經驗的永勝法師,以其過人的熱忱和毅力積極拓展院外服務,辦理各項關懷老人的活動、救助貧病孤獨的長者。二○○七年,覺方法師以多元的創意,落實全程照顧、深植在地精神,領導團隊營造快樂家園。
目前,蘭陽仁愛之家除了提供老人安養、老人日托服務以及受政府委託辦理的「社區關懷據點」、「全縣文康休閒巡迴活動」、「礁溪鄉樂齡學習中心」之外,更進一步密集辦理各項義診或講座,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與,發揮「教育」與「智慧傳承」的功能。
老小一家
重建價值與信心
各種課程,包括心靈課程、健康講座、組織「千歲樂團」,教導老人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不被老、病所束縛;辦理失智症系列課程、照顧服務課程則教導家屬或照顧者如何照顧老人,提供老人安全又溫馨的生活環境;為大學生、中學生乃至兒童舉辦「老小一家」的活動,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能傳授才能或技藝、重建老人的價值與信心,也讓青少年學會尊重老人,並學習老人的智慧。
在法師、員工與義工們五十多年來的努力下,蘭陽仁愛之家所呈現的,不僅是外觀清幽宜人的環境,更是老人生活的樂園;是老人活力的動力機,更是年輕人發掘智慧的寶庫;是老人養息的道場,更是大眾耕植福慧的良田。它,更為我們建立了一種老人新生活的模式,與老人社會福利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