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Henri Rousseau 1844-1910)出生於法國北部的拉巴爾,後來移居安傑。曾一度投
身軍旅,退伍後到巴黎擔任海關的職員,前後長達二十二年之久。他雖然被稱為「素樸派」的代表畫家,但那種幻想式的熱帶叢林特殊畫法,對於現代的畫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作品都很精細,用色鮮豔,主題充滿神祕的氣氛。
〈入睡的吉普賽女郎〉 1897
這幅畫訴說的應該是一個令人屏息的危急時刻,但由於右上角那輪皎潔的明月和周圍的星星光線照亮了場景,反倒散發出寧靜而使人放心的氣息。
這是一段在沙漠中發生的情節,一個黑皮膚的吉普賽女郎,她是曼陀鈴的琴手,穿著直條紋的東方式衣裙,由於已經精疲力盡,把水壺放在旁邊,枕著隨身攜帶的靠墊就沉沉入睡。誰知道一頭大獅子正好路過,幸好只在她身上嗅來嗅去,並沒有吃掉她。

如同魔術和童話一般引人入勝,這幅畫作發表時風靡了不少超現實主義者,這些人為畫中那奇異的幻想成分著迷不已。營造這種神祕氣氛的,是畫家構圖的功力和選擇色彩的直覺。
遠方低矮的山丘橫越中央,區隔天空和地面,將畫面一分為二,斜躺的吉普賽女郎和站姿威風、髮鬚發光的獅子間,關係既平衡又張力十足。盧梭最愛讓畫中主角的正面面向觀眾,這次的吉普賽女郎也不例外,畫家用白、藍、黃、橘等顏色,把她的服裝描繪地格外精緻,並讓她微啟著唇、露出白亮牙齒的臉龐清晰地呈現。
〈玩足球者〉1908
身著藍白條紋運動衣的球員已經接到球了!他正一邊閃避對手,一邊往前奔跑……是不是充滿了電影慢格的效果呢?這是盧梭相當具時代意義的創作實驗。這幅畫誕生於1908年,當時巴黎舉行了首屆英法足球比賽,這種運動一時之間蔚為風尚,而電影也在同時興起。盧梭從這兩項時興風潮中得到靈感,模仿電影構圖的手法,凍結球員一系列運動的姿態,創造出早期喜劇片中人物動作笨拙、畫面滑稽的效果。
畫面的深度和人物的動感是這幅畫表達得最為成功的兩個地方。盧梭取兩條對角線的交點為透視點,耐心地將兩排樹的葉子往中央愈畫愈小,並以漸層的方式處理整體色調,營造出強烈的景深。而這一群人的動作是有順序的,球從右邊被傳到左邊,敵隊的球員也隨之作出反應。藉由這樣的安排,連續的時間感奇異地出現在靜止的畫面中。
雖然這幅畫的題材來自現實生活,但盧梭依然把想像元素放進畫中,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他將標題訂為《玩足球者》,畫中人物玩的卻是橄欖球這種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表現。
(摘錄自《你不可不知道的300幅名畫及其畫家與畫派》‧華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