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班多拉 魔弦幻奏

 |2011.02.17
112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琴弦多達六十三條的千年樂器「班多拉」,再加上烏克蘭「班多拉魔弦藝術團」的天籟歌聲,四月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與台北多元化藝術邀請下,將來台演出。

主辦單位台北多元化藝術表示,「班多拉魔弦藝術團」清一色為女性團員,她們表演時身穿鮮明的哥薩克浪漫主義時期傳統服飾,邊彈邊唱,演出曲目涵蓋古典、現代及烏克蘭傳統歌謠。

「班多拉」是烏克蘭現存最古老的撥弦樂器,琴弦多達六十三條,音階完整,且可輕易轉調,被喻為魔弦,擷取豎琴和魯特琴特長,音色近似大鍵琴,但更為動聽。

「班多拉」歷史超過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六、七世紀,最初僅是傳統舞蹈的伴奏樂器,在十五至十八世紀非常盛行,樂師們一邊彈奏「班多拉」,一邊演唱讚頌烏克蘭哥薩克人的歌曲,隨著時間演變及烏克蘭民族意識的抬頭,樂器本身也有較多變化,金屬琴弦漸漸取代原本的腸線,弦數和琴的體積也因應演出需要而增加。

烏克蘭「班多拉魔弦藝術團」由烏克蘭知名「班多拉」琴演奏家瓦塔曼育在一九九四年創立,團員由瓦塔曼育從烏克蘭各個音樂院學生中挑選,全是十六至二十二歲的年輕少女。

「班多拉魔弦藝術團」平常訓練嚴謹,除了每天固定的練習,每星期至少花十二小時彩排,烏克蘭文化部還將這團列為「烏克蘭國家團隊」,並授予指揮瓦塔曼育許多獎項,表彰她致力烏克蘭傳統文化的貢獻。

烏克蘭「班多拉魔弦藝術團」四月十二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四月十三日在高雄市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演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