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面對面站著,居然認不出彼此來,實在是分別太久了。有十多年了吧?或者更久?
方阿姨因為動了人工膝關節手術,暫時不能爬樓梯,畢竟年事已高,孝順的兒女安排她住進老人養護中心,風景美麗,卻也寂寞。
三人一間的住房,稱得上整潔,另外兩個人都有失智的現象,鄰床的婆婆有九十好幾了,她們不說話,也沒有意見。方阿姨算是情況最好的了,頭腦清楚,生活上能自理,只是走路還不方便,仍在做復健。
「我不知道以後要怎麼安排?是要換到安養區嗎?還是要回家呢?」
我勸她:「等完全康復後再說吧!如果能自己爬樓梯,回家也好。」
「安養區要兩個人一間房。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談得來的室友,脾氣溫和的,可以一起欣賞風景……」
呵呵,方阿姨,這樣的條件有一點難喔。歷經人生離合悲歡的您,早該學會即使一個人也有一個人的快樂,也能活得自在。朋友是人,有其優點和缺點,相逢是緣,哪能事事盡如人意呢?
人生的歷程也如同花的開落、四季的更迭,如果這樣,傷春悲秋不也顯得多餘嗎?讓我們平靜的接受所有紅塵的試煉,或許那才是更有智慧的做法吧?
我曾讀過唐‧崔塗的〈除夜有懷〉一詩: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巴郡巴東巴西,距離家鄉有多麼遙遠,漂泊在這千萬里外的艱險之地,容身何其不易。眼前的山巒錯落,大雪下到更殘漏盡,唯有一盞孤單的燭火,徹夜陪伴著我這異鄉的客人。我與骨肉親人,不覺漸離漸遠,只有身邊的僮僕,跟我愈來愈親。漂泊天涯之苦,有誰受得了呢?當除夕一過,明天又是新年新春了。
這首詩寫除夕之夜羈居在外的感懷。離愁鄉思,多麼讓人不忍,然而,方阿姨有孝順的兒女,暫居在外,也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改天情況好了,當然就可以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方阿姨無須天涯漂泊,又是怎樣的幸運啊。
人生不能沒有夢想,但請先給夢想一把梯子吧,寬容、感恩和愛,我們才能摘到夢中的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