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媽媽好久沒動了

周希諴 |2011.02.16
508觀看次
字級

當志雄開始跟著小菁,幫母親做遺體清潔時,小菁就輕輕地說:

「阿鑾姊,您最疼愛的兒子,正用心的幫您擦臉,您一定很高興,有一個這麼孝順的兒子…;阿鑾姊,志雄把您的身體都擦乾淨了,現在他要幫您穿上您最喜歡的衣服,很漂亮喔,志雄最愛您了…」當小菁說到這裡,原本眼神直視、表情平靜的志雄,開始小聲啜泣。

「阿鑾姊,志雄有些話想跟您說,現在卻說不出來;我想幫他說給您聽,好不好?」小菁看志雄點點頭。

「志雄好高興退伍後這幾個月,可以好好的照顧您。但他也很遺憾,才剛退伍,都還來不及成家立業,讓您享清福時,您就要先走了,他真的很遺憾…」

小菁說到這裡時,志雄悲從中來跪在床邊大聲哭泣起來:

「媽媽│,嗚│」

「志雄,我想阿鑾姊也很想跟你說:謝謝你,你是一個好兒子,媽媽走了以後,請你一定要好好的生活,追求快樂幸福的人生,這是媽媽給你的祝福,也是媽媽最大的心願,志雄,你願意完成媽媽的心願嗎?」

志雄直點著頭。此時小菁、義工大哥、社工師小芳、志雄的阿姨跟表姊,圍繞在阿鑾的遺體旁,默默的陪著志雄。過了一會兒,當志雄握著阿鑾的手,大聲哭完並擦乾眼淚後,他的身體好像變得很輕的站了起來,並恢復他充滿自信卻有點靦腆的笑容,向在場所有的人深深一鞠躬說:「謝謝大家,謝謝。」

後記:

回到醫院後,小菁跟我說:

「為什麼最後這幾星期,志雄都不跟我們聯絡?是不是因為我們都太專注於病情,都持續說『壞消息』,而沒注意志雄能接受的程度?偏偏志雄又是一個不會表達哀痛情緒、木訥的人,周邊也沒有人能就近支持他、鼓勵他,只好一個人將悲傷往心裡吞,導致他最後乾脆不見我們。」

「我懂了,下次面對高危險病人家屬時,除了病情症狀的照護外,心理靈性的持續追蹤關懷,尤其是要注意跟家屬的心情『同步』,才能有效協助家屬走出悲傷陰霾。」

小菁跟社工師在參加完阿鑾的告別式後,安寧團隊仍持續對志雄做遺族追蹤與關心。

一年後小菁再次遇到志雄,志雄興高采烈的跟小菁介紹,他身邊論及婚嫁的女友,並跟她手牽著手笑得很開心,談論著未來結婚生子的計畫。看來志雄已經走出陰霾,邁向下一站陽光燦爛的生活了。(下)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