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義閣掌中劇團演《佛陀傳》,劇中戲偶噴火特技。圖/人間社記者李長明
【人間社記者賴台生嘉義報導】嘉義市長義閣掌中劇團第三代傳人黃錦章,應嘉義圓福寺之邀,根據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改編成首齣佛教掌中戲《佛陀傳》,十三日在圓福寺廣場公演。劇中結合佛陀故事、佛教歌曲、傳統布袋戲、四川變臉藝術精湛的演出,吸引近百位觀眾觀賞。
長義閣掌中劇團創立已有六十四年歷史,自一九九八年起,連續十三年入選嘉義市傑出演藝團隊,是嘉義市的傑出布袋戲團。圓福寺、嘉義會館為慶祝建國百年農曆春節,邀請長義閣掌中劇團推出「巧智慧心—掌中戲『佛陀傳』」,透過傳統布袋戲弘揚佛法、發揚傳統民俗文化。
黃錦章表示,雖然經常在寺廟演出布袋戲,但對佛教認識不多,承擔這項工作後,他耗費不少時間仔細閱讀《釋迦牟尼佛傳》,為了保存星雲大師原作的精神,經常利用夜深人靜時,閱讀、沉思、編寫,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請益。多次閱讀《釋迦牟尼佛傳》,讓他認識佛陀的生平,十分敬佩佛陀捨棄王位、出家弘法、普渡眾生的精神。
黃錦章耗時一個多月時間完成,並邀請童永發配樂,演出劇碼內容從太子降生、相者預言、少年教育、結婚生子、四出城門、最大誘惑到離宮出家,演出時間約一小時。
「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揮動百萬兵」一尊尊戲偶,透過黃錦章、蕭孟然兩位操偶人靈活的演出,除了布袋戲傳統的動作、姿勢,還有難得一見的戲偶噴火特技、技巧高超的戲偶拔刀揮劍,及出神入化的四川變臉藝術,讓現場戲迷叫好不已。
最後在〈禮讚偉大的佛陀〉歌曲中,悉達多太子緩緩出宮。深入淺出地表達佛教義理,配合時代潮流結合特技、四川變臉藝術,「寓教於樂」的演出,令現場觀眾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