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際熱錢資金近來在新興市場大舉撤資,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強調「匯市沒有問題」,還以日前接到汽車雨刷廠商傳給他的電子郵件抱怨台幣強升已讓公司兩個月接不到訂單,和台幣一月強升百分之三點八九,漲幅「世界第一強」,說明台幣確實升過頭。
不過,對於外資在上周在台股大舉賣超逾四百二十億元,上周五外資匯出逾十億美元的大量,彭淮南還是緊盯逗留在國內疑似炒匯的熱錢,扣除央行認為合理的現金部位一千五百億元,估計至少還有台幣三千億元左右熱錢留在台灣。
據了解,近日國際熱錢匯出,反而減緩台幣繼續升值的壓力,對電子、出口廠商來說,將可減緩此波台幣升值帶來的匯損壓力。
另外,去年下半年起,台幣開始走強,匯價天天在盤中上沖下洗,但央行都會在最後一刻出手干涉,導致每天匯市「收盤價」與市場實際交易價差距很大,引起收盤價失真的質疑,也讓許多會計師在簽財報時,覺得簽不下去。
因此,會計發展基金會正研擬新的匯率計算基準,並考慮以每天的「匯市交易均價」取代收盤價,才更符合市場實際狀況。
會計師解釋,台幣匯率在去年底大幅波動,若採匯市收盤價認定,台幣兌美元維持在三十元價位,但若改為「均價」,將變成二十九元。若會計發展基金會達成共識,發布最新的解釋函,許多公司一月的財報,都會「大翻盤」,從負數轉為正數。
證期局官員表示,會計發展基金會的確在討論本案,若發布新的解釋函後,所有企業,包括金融業在內,都將一體適用新的計算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