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千張梵文貝葉經 西藏保護完整

觀珣 |2006.07.26
466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開始著手「梵文貝葉經」保護與研究工程,即日起將進行為期兩年的全面普查工作,保護現有的「貝葉經」,並將影印的資料交給專家進行全面研究。

梵文貝葉經是古印度佛教徒以鐵筆寫在貝多羅樹葉(即貝葉)上的梵文經典,經文內容包括佛教經典、古印度文學、法典等。

早期的貝葉經寫本由於印度宗教之爭、戰亂,氣候炎熱、潮濕等因素,幾乎已經失傳。而傳入西藏的梵文貝葉經則被完整地保留著。目前西藏保存的原始貝葉經手抄本,多是西元七至十三世紀自印度引進,一些孤本、珍本是歷代梵藏譯師,用以翻譯、校勘各種梵文經典的原始藍本,除了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的罕見文獻,也是世界上古文獻類中最珍貴的原始資料之一。

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藏學專家巴桑旺堆說,史載薩迦寺珍藏的西藏梵文貝葉經數量最多。根據文物部門資料,目前登記在冊的西藏梵文貝葉經共有四百二十六部、四千三百多張,主要保存在拉薩市、山南及日喀則地區的各大寺院、博物館、研究機構等,由於歷史因素,應還有部分梵文貝葉經流傳在民間。

梵文貝葉經保護與研究工程將分為:調查與普查登錄、編目定本、對勘補譯三階段;前二階段將在西藏完成。專家則深入各地及相關部門、寺院進行全面普查,實地影印原件,考察現存貝葉經收藏情況。

為保證梵文貝葉經安全,普查堅持「現狀為主,原件不動、分散保管、確保安全」等原則,而專案則鼓勵民間參與,並對寺院及民間個人,提供保護資金和設備。

一、二階段結束後,預計可達成四項成果:完成《西藏自治區貝葉經藏書書錄》(書題為梵、藏、漢、拉丁注音)、《西藏自治區貝葉經大全》影印資料版。所有原始資料將再交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梵文貝葉經專家,進行研究對勘、補譯。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拉巴平措說,目前,梵學研究逐漸受到關注,尤以德國、奧地利、日本等研究較為深入,丹麥、瑞典、挪威等國也設立梵學研究中心,各國皆以西藏保存的梵文貝葉為梵學研究重要經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