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芸坐到電腦前,習慣性的打開電子信箱,發現這天的郵件特別多。一看是高中同學利用班聯網要召開同學會,她看了內容,實在提不起興趣參加,就沒加以理會。
隔了幾天靜宜來電:「紫芸!你在忙什麼?我傳了好多電郵給妳,妳都不回。打電話也聯絡不上,小芳和玉蘭也都找不到妳,我們今年的同學會,預訂了五個日子給大家挑,妳要挑哪一天?還是不管哪一天妳都沒問題?」「我應該不會去吧!」「為什麼?」「沒啦!只是去參加同學會,看到妳們一個個都那麼有成就,總會令我很懊惱,不知當年腦袋裡裝了什麼東西?竟然完全不懂得規畫人生!」
雖說一路走來,紫芸還算順遂,婚後生活過得也不錯,可是當得知全班四十四個同學中,只有她一人是「全職家庭主婦」時,就覺得自己不如人,也擔心和那些職業婦女的同學聊不來。
紫芸正想著該如何找個不參加的理由時,玉蘭又來電,劈頭就嚷:「妳究竟在想啥!妳知道我有多羨慕妳嗎?不用上班,不像我每天忙得要命,一點生活品質都沒有!」「別安慰我了!我才羨慕妳的成就呢!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妳,都會很興奮的告訴別人,妳是我高中同班同學。」
「別胡思亂想!來就是了!大家都已年過半百,多聚一次是一次,哪天我走了,妳想跟我碰頭都碰不到了!」
回娘家時和妹妹聊起這事兒,妹妹分析說:「如果妳同學因妳沒上班而看輕妳,就不需要一直打電話找妳。說實在,妳們的年齡,早過了衝刺、比較的階段,同學會的目的,應該只是想要藉由相聚,尋回過往快樂的時光。」
因著妹妹的一席話,紫芸認真的重新思考。是啊!在那青澀歲月的三年中,大家有多少共同的喜怒哀樂!有多少和聯考奮戰的革命情感
!為何要執著在自己下意識的抗拒中?為何不能卸下心防和大家再續一段歡樂時光呢?紫芸終於回了電郵確認自己會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