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一一中華民國物理年會昨天開幕,頒贈「特殊貢獻獎」給培育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IPhO)台灣選手八年的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林明瑞;及幾乎「終身奉獻」給國科會,在國科會自然科學發展處工作四十年的研究員何怡帆。
一九九三年,台灣列為IPhO「觀察員」,時任台師大物理系主任的林明瑞就投身高中生選訓;隔年IPhO在中國北京舉辦,林明瑞經八個月努力,為我方爭取到正式邀請函,他說,他當時是「硬著頭皮帶隊去北京」。
林明瑞在這一期的《物理》雙月刊發表一篇回憶文,提到中國常針對台灣的團名、旗幟向主辦國施壓;但一九九六年在挪威的IPhO晚宴中,兩岸學生也曾一起唱「萍聚」,感動在場的人。
林明瑞表示,他預計年底退休,很想把在國外參賽看到的實驗儀器複製一套,用來訓練國內物理老師實驗能力。
何怡帆在國科會自然處任職長達四十年;她負責審理物理學門和奈米國家型計畫,一年經手四百多件。她說,曾有教授的研究計畫沒通過,就打電話到自然處罵人;還有人向國科會要「原版」審查意見,為避免審查人曝光,國科會當然不可能給,雙方還打官司到最高法院才勝訴。
台師大光電科技研究所研究講座教授洪姮娥和何怡帆是多年舊識,洪姮娥說,何怡帆不會因為在國科會工作就「狐假虎威」或強勢對人,是最好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