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琨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聖地牙哥藝術博物館,收藏逾四千件亞洲藝術品,包括中國、印度和日本等地的佛教藝術文物、青銅器、玉器、陶瓷、繪畫等。
為慶祝與中國江蘇省蘇州博物館締結友好博物館三周年,美國聖地牙哥藝術博物館特別陳列館藏的中國佛教藝術文物,其中一尊觀音像,一手作說法印,另一手施安慰印,是大理國(西元九三七至一二五四年)後期最常見的觀音菩薩像造型。
此像背後造像記云:「段政興,資為太子段易長生、段易長興等造記。願祿筭塵沙為喻,保慶千春孫嗣,天地標機,相承萬世。」願祿筭塵沙為沙喻,意指願佛保佑子孫後代。由此可知,這尊觀音是大理國段政興為其子祈福所造。
根據張勝溫〈梵像卷〉,這尊觀音稱作真身觀世音菩薩,亦稱阿嵯耶觀音像,其頸飾和臂釧樣式,以及規律弧線的陰刻裙褶,皆與石寶山石窟第四窟第三龕的觀音像類似。石寶山石窟,被譽為「南方敦煌」,是一部雕刻在石頭上的南詔大理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