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不識字的單親媽媽翁清花靠自己的力量,花費多年的功夫,打造千萬元五星級的流浪動物收容場,收容五百多隻流浪動物,最近狗場完工,不少人參觀後都驚訝是她獨力完成。
「厚!妳這裡的設備真的可以說是狗狗的五星級飯店。」五十八歲的翁清花,本月剛把舊狗場的狗兒搬到新址,尚未全部完工,但不少流浪動物義工聞訊來參觀。狗場占地約九百坪,前面是尚未完工的花圃,後方是四百坪狗舍,狗舍前還有隔離室、醫療室,與化糞池、汙水處理設備等一應俱全,翁清花說:「我不是很有錢,但要做就要做最好的。」流浪動物義工徐滿惠說,翁清花狗場的設備甚至比公家狗場規模還完整。
翁清花從事殯葬業,為了蓋狗場,除了過去的積蓄全部拿出來,連房子都抵押,還四處向親友借錢,總計花費上千萬元,只完成九成,大家都替她擔心「妳不留點錢當老本?」她笑說,雖快六十歲,但「我還能動、錢再賺就有。」
提及她收容野狗的初衷,她說,三十多年前遇到收養的第一隻狗,讓她憶起父親往生時發下的誓願,改變人生。「我還記得那是一隻被車撞到癱的狗,全身爛光。」翁清花買了二百元的牛肉餵食,狗兒不知餓了多久,一口氣吃光,她難過哭泣,把狗帶回家照顧,「原來人世間還有更不幸的。」
翁清花養流浪狗三十多年,一開始養在家裡,後來愈養愈多,就租用農地,把狗一籠一籠地安置,但場地差、每到風雨來,她二十四小時在狗場看守,八八風災時甚至連她都差點被大水沖走,加速她找新址的動作。
新狗舍明亮、通風,且不同狗種、不同脾氣,都細心地分類安置,會「逃家」的流浪狗則有特別室收容,翁清花甚至自掏腰包雇員打掃狗舍,最近還在想如何讓狗場能「香香的」,她說,她希望自己的狗場能不一樣。
另外,翁清花的身影常出現在菜市場裡,撿拾早市後剩下的菜、肉,不清楚的人以為她要撿回家吃,知道她是「葬儀社的老闆娘」,都很驚訝;她常騎著車、拖著大狗籠,沿路找流浪狗帶回收容場裡,遇到需要照顧的狗就隨車帶著,當「行動加護病房」,完全不像老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