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九十九年公民與社會科學測過於艱澀,嚇壞一堆考生與補教老師。今年考題,公民與社會科老師預測,仍有難度,建議考生熟讀四冊課本,結合時事複習,包含ECFA效應、五都選舉、各國貨幣政策、英國和澳洲的國會大選等都可能入題。
占社會科題目三分之一的公民與社會科共二十四題,四冊平均出題,每冊標題都要讀熟,尤其要清楚國際時事。
南一中公民老師廖翠雰分析,去年學測難度太高,今年應會調整,但仍具有深度,光靠知識與平日閱報,不易拿高分,要重視理論與時事的結合。
北一女公民老師徐菁憶表示,第一冊出題重點在自我形成、性別議題、多元文化以及民間非營利組織,可能結合性別議題與法律,例如恐龍法官事件與後續白玫瑰運動的法律訴求。
第二冊須熟讀民法、刑法等相關條文。要注意「中科三期」有關法律倫理的信賴與保護問題。此外,廖翠雰認為,「楊淑君事件」引發的國際仲裁,也可能配合第一冊的國族中心議題。
第三冊的政治學,徐菁憶強調,一定要了解五都選舉有關的地方選舉制度法、升格過程、立法委員與市議員選舉制度的類型與比較,有可能以多選題方式出題。廖翠雰提醒,各國大選,包括英國、澳洲的國會大選結果,產生僵局國會,這是內閣制的特色;巴西總統大選,美國期中選舉等,屬於總統制的運作,兩者均應加強了解。
第三冊還要注意的時事包含:兩岸互動關係、北韓砲擊南韓、東北亞區域安全,以及美中日俄韓的六邊外交關係、台灣的軟實力等。
至於第四冊的經濟學,徐菁憶認為,要先把供需、國內生產毛額(GDP)、失業率等基本指標弄懂。注意全球經濟衰退後,各國刺激景氣復甦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法國罷工、高失業率問題,而ECFA後續效應今年入題機率高。
廖翠雰建議考生,可看目前高一的公民與社會課本,高一版本屬於九九課綱,編輯更完整,有助了解社會學與政治學的重點彙整。國際最新時事的認識,她推薦《全球中央通訊雜誌》。
徐菁憶說,學測陷阱不多,只要把握課本標題,釐清觀念,關心時事,要拿高分不難。(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