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考前衝刺》化學 燃料電池必考 石墨烯可能入題

 |2011.01.18
177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學科能力測驗自然科的化學部分,補教老師王宇認為,高一、高二課程同樣重要,剩下約一周,不要再碰太複雜的計算題,要練習歷年試題,熟悉命題趨勢。台師大附中教師江青釗認為,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石墨烯」可能會入題。

王宇觀察,學測自然科題目慢慢「向自然組靠攏」、「指考化」,即使國中理化學得不錯的考生,也已無法靠國中所學應付。

王宇建議自然組學生,酸與鹼、氧化與還原、化學反應、原子結構和週期表,在高一、高二教材都有提到,務必讀熟!另外,高一基礎化學的第二(自然界的物質)、五(生活中的物質)兩章和第四章有關電池、電解的部分,高三下學期才會教,所以要回頭翻翻高一教材。

此外,王宇還提到燃料電池、綠能、電解的兩極產物、電量、電解時間和電解液酸鹼變化、離子反應與沉澱,都是必考重點。

實驗題部分,王宇說,「電解碘化鉀溶液製碘」是近五年來唯一考過完整從課本出來的實驗,考生要了解來龍去脈;滴定實驗的指示劑選取、變色pH值範圍和滴定曲線都很重要;制酸劑成分的分類要清楚,與酸作用的反應可能會出計算題。

至於社會組考生,王宇建議直接寫考古題,按年代從近到遠寫回去,一題題仔細弄懂,應該可以「安全過關」。

江青釗表示,化學有五大重點:第一是電池和電解,尤其是燃料電池,每年都會考一、兩題;第二是沉澱表,尤其是氯、溴、碘、硫酸根四種離子最常考;第三是高一、高二做過所有的「製造氣體」實驗,要注意氣體收集方法;第四是化學計量中的「限量試劑」概念;最後是基礎化學第二章的水汙染、硬水軟化、BOD(生化需氧量)、COD(化學需氧量)等概念。

時事題部分,王宇提到近日的新發現:NASA宣布發現一種可以靠砷存活的細菌、十個元素的原子量要從定值更改成區間、去年諾貝爾化學獎(鈀金屬的催化反應)、物理獎(石墨烯)都很重要。江青釗提醒考生,從原子量表示方式改變要聯想到「同位素」的觀念;看到石墨烯要想到烯類結構、石墨可以導電,以及石墨、鑽石和碳六十的「同素異形體」概念。

江青釗強調,考前不要太晚睡,考前幾天的生活步調要調整成和學測一樣,體能好,寫考卷才有把握。王宇認為,考生抓大方向複習就可以,但要多讀幾遍,考卷中錯誤的選項都很明顯,要靜下心大膽判斷、快速否決。(系列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