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墾丁訊】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去年初委託學者調查園區內昆蟲,在蒐集的近一千六百種昆蟲中,目前共確認出三百九十四種,讓學者雀躍的是,其中三十五種是台灣首次發現的新紀錄種,十一種是世界新種,還有約一千二百種昆蟲尚未確認名稱。
「墾丁肯定是蝽象的天堂!」墾管處保育研究課長馬協群說,在已發現的一百二十七種陸生←象中,至少有十種是世界新種,有一新種出現在常見的草海桐上,撥開葉片,就會發現鮮橘黑斑亮麗裝扮的←象聚集吸食汁液。
他說,體色鮮艷、外型酷似彩色甲蟲的盾背蝽是素食者,在白匏子、血桐、茄苳等大戟科植物的果實與葉柄中刺吸寄主汁液;吃葷的獵蝽科在墾丁是常客,今年度發現的獵←科新紀錄種或新種比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八點三,其中,「之字形窟蚊獵蝽」是去年發表的新種,目前只在墾丁高位珊瑚地形的熱帶季風林中發現。
馬協群表示,墾丁地區的昆蟲相,與馬來半島、馬來群島的種類組成相似,粗估有上萬種,去年整年的調查不到兩千種,世界新種將由學者撰文發表,目前有諸多尚未確認,新種還會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