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超過二十年,一直到二○○五年,蘇丹在美國斡旋下,南北雙方簽署《全面和平協議》,同意蘇丹南部地區於二○一一年一月九日進行全民公投,公投結果,如果贊成獨立,今年七月全球將共同見證一個新國家的誕生。
蘇丹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人口大約四千萬人,八成都住在以穆斯林為主的北蘇丹地區,首都喀土木在北方,比南方富庶;而南蘇丹以基督徒為主,幅員廣大,雖然落後但是卻盛產石油。這個非洲大陸面積最大的國家,因軍政府統治,以及南北方種族、宗教和文化上的巨大差異,自一九五六年獨立以來接連發生內戰,延續時間之長為二戰後世界之最,一九八三年爆發內戰導致兩百萬人死亡,四百多萬人流離失所。
此次公投,南蘇丹可望獲得獨立,但南蘇丹的建國路仍充滿了重重困境待解決,例如北南雙方在邊界畫分、公民地位、財富分配等一系列重要問題上還存在分歧,牽動尼羅河沿岸各國神經的水資源分配問題依然待解,北南雙方的執政黨內仍各自存在對方的人員,今後這些人的國籍和黨籍都需要雙方去協商解決。
此外,世界銀行資料顯示,蘇丹去年人均所得每月僅一千兩百二十美元(約新台幣三萬五千三百八十元),南蘇丹的薪資水準可能更低,南北蘇丹都面臨同樣的困境,然而這些差異與困境卻也註定了蘇丹南北分家後仍然必須加強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不論公投結果如何,蘇丹人民和全世界都不願看到這個國家再度陷入暴力衝突局面。因此在「後公投」時代,「協商與合作」將會是蘇丹避免衝突動亂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