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美國FDA和台灣衛生署核准通過用在於治療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的藥物大致有兩類,一為乙醯膽鹼脂←抑制劑;另一類為NMDA接受器的拮抗劑,然而並不是每個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病人對藥物的治療皆百分之百有效。
目前台灣的乙醯膽鹼脂酯←抑制劑常用到的有:
一、憶思能:健保局核准使用在輕、中度的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病人,劑型有四種膠囊(一點五㎎、三㎎、四點五㎎、六㎎)等不同劑量、且有水溶液,以及最近引進的貼片劑型。最近憶思能更被核准使用在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
二、愛憶欣:為台灣較早上市的藥物,目前以錠劑為主,有五㎎、十㎎兩種劑型。除了使用在輕、中度的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病人,目前健保局也核准使用在重度失智症的患者身上。
三、利憶靈:目前為膠囊劑型,為一種長效型藥物有八㎎及十六㎎兩種劑型也使用在輕、中度失智症患者身上。
此三種藥物雖為同一類型,但微觀下不大相同,需要配合處方醫師謹慎使用。
NMDA拮抗劑常見的有:
憶必佳及威智等廠牌為十㎎錠劑,健保局規定使用在中、重度的病人身上。
藥物治療方面,病人能夠改善的部分包括認知功能,常見的是記憶力、理解力及抽象思考的改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或其他的腸胃不適。少病例報告尚有肌肉痙攣和尿失禁的現象發生,但相對上比率是較低的。
在藥物治療的劑量方面,仔細評估臨床療效,或合併藥物濃度的檢測,應該可幫忙決定不同種族間的藥物使用劑量。
在二○一○年的世界阿茲海默氏失智症大會討論中,預測在未來五年之內,較少機會有新的治療類型藥物出現,而且失智症的治療持續且遵從醫囑的服藥,對失智症治療是一大重要因素,而此群藥物不只有支持性的治療,更有神經保護和抑制失智症病理變化的療效,在嶄新的藥物面世之前,順從醫囑治療是邁向可能治癒的唯一道路。
(作者為佛光山慈悲基金會護智中心主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楊淵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