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氣鼎盛的鼎泰豐,上上下下尊稱創辦人楊秉彝為「老爺」,他把棒子完全交給長子楊紀華後,在家頤養天年,已不大出門。去年暑假,由兩個媳婦和次女楊美蘭陪著回山西老家探親祭祖,八十餘高齡的他老當益壯,和親族一起上墳,走了好幾里山路,身手矯健,頂多由老二美蘭稍稍攙扶。
五個子女中,美蘭和爸媽最親,也是唯一自己到外頭打工,沒涉入家族餐飲事業的孩子,個性很獨立。她記得,爸爸從小出外送油,兩個大鉛桶重重的壓在爸爸的雙肩上,要爬十幾層樓梯,肩都壓駝了。媽媽則守著店,看到很晚才和爸爸一起回家,即便後來油行轉型為鼎泰豐以後一路鴻運,媽媽也都沒肯在家多閒著。晚上一家人總聚在客廳看連續劇,興起時也聽姚蘇蓉、冉肖玲和紫薇的歌,連講大道理都輕聲細語的,「做人處世不要怕吃虧,那是積德,害人家吃虧那可就失德囉!」
對家訓,爸爸則嚴肅些,家裡就掛著四幅字畫,「學吃虧」、「喜聞過」、「勤節儉」及「明事理」,是爸爸要教給孩子持家處事的道理,耳提面命的話猶在耳際,「鼎泰豐能度過重重難關有今天,靠得就是我們誠信不欺,願意和人同甘共苦。聞過就改過,才能腳踏實地處事,不會得意忘形。」
回老家山西,爸爸一路上也提到,在這一大片黃土高原上,地貧人又窮,可是,中國第一家票號就開在山西平遙。靠的是什麼?就是這「學吃虧」三個字!楊秉彝告訴子女,過去晉商賣茶,怕路途遙遠,失了斤兩,讓客戶吃虧,自家做生意也失了誠信,所以每一斤茶磚硬是比別人都多秤了一兩。」
楊美蘭說,鼎泰豐的家訓及商譽,舉世皆通。